返回640 废话少说(第1/2页)  替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色将近正午,高挂空中的太阳在这严冬带不来多少暖意。寒风呼啸声中,有一支军队出现在京师北门方向。

    旗杆歪斜,人无精神,就连战马也是打着响鼻,无精打采的样子。但在队伍的最前头,有一老人却挺直着上身,穿着大红官袍骑在马上遥看京师,看不出一点精神不振的样子。他就是拒不交军权,一定要领兵回京面圣的内阁辅臣、蓟辽督师孙承宗。

    其实,他的内心远不如表面这样镇定。这一路行来,越是靠近京师,他看到城头换成建虏龙旗的城池就越多。心中知道大势已去,就算崇祯皇帝没有降,怕也没有多大用处。

    并不是每一个地方的封疆大吏都能和自己一样,一生就忠于大明。来京师见陛下最后一面,也算是有个交代吧

    孙承宗早已下定决心,他扫视了在自己边上的高起潜,见他离京师越近,脸上的喜气就越浓,不由得心中厌恶之极。

    他正想转过头不再看时,高起潜反而注意到了他的目光,脸上露出得意地笑容道:“孙阁老,你其实不要那么犟,对你有好处。就算你心有前朝,但这天下注定是大清的了。”

    说到这里,他拨马凑近一点,用商量的语气提议道:“要不,现在就把军权交出来,陛下说不定龙颜大悦,还会重用于你,毕竟你在辽东这么多年,陛下也知道你的能耐”

    说到这里,高起潜忽然说不下去了。因为孙承宗那双眼睛盯着他,就仿佛是一把冰冷的匕首,直刺他的内心,让他感觉到胆寒。

    “老顽固”高起潜心中大骂一声,也转头不再去看孙承宗。

    没有拿到军权,让他有点遗憾。皇太极肯定不会让这支军队进京,甚至会做出很多限制,逼这支军队被大清掌握为止。

    如果是一般的军队,都不用这么麻烦,自己鼓动下底下的将领,基本上有把握掌握这支军队。但眼下是孙承宗这个四朝元老,很多将领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军中威望太高,就没有办法了。

    他正想着,忽然孙承宗转首大声对跟他后面的将领喝道:“都给老夫打起精神来,别让建虏把你们看扁了就算要降也要让你们的主子看到你们的精气神,看到你们能当大用”

    他这话一说完,不管心中是什么想法的将领们,全都一下振作起精神,大声回应一声而后把军令传下去。

    没多久,这支犹如病怏怏的明军,就如同打了兴奋剂一般,全都振作了起来。这让一直领兵跟在后面的多尔衮暗暗吃惊,他马上下令手下三千人马暗中戒备。毕竟这支明军好歹有三万多人,在明军中也算是有战力的一支强军了。

    离京师越来越近,城头上的建虏自然也第一时间便发现了,很快派人过来,自有高起潜去说明情况。

    很快建虏便把这边的情况飞报回京师,皇太极一听,当即放下手中所有事物,匆忙赶往北门城头。

    孙承宗的威望够高,这支军队的数量又多,如果能劝降这支明军,那在京畿之地就真正成为大清的势力范围。不管那些还没有投降的城池中,到底是在看局势发展当墙头草,还是铁了心不想加入大清,就都无足轻重了。

    和孙承宗打了这么多年交道,皇太极相信自己比那朱由检更了解他。这孙承宗一心为明国,要他降了大清的难度有点大。但幸好朱由检在自己手中,要是自己劝说无果地话,再让朱由检来劝他,说不定能劝降他。就算不行,交出军权肯定是可以的。

    到了城头后,皇太极瞭望远处的明军,竟然看到这支明军比他想象的还要精锐一些,使得他的决心又大了一分。

    “如果这支明军不肯投降,我们想消灭他们,估计会损失不少大清勇士。”济尔哈朗就站在皇太极的身后低声点评,从侧面给了皇太极一点建议。

    皇太极点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