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9 军(第1/2页)  替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很多东西对于府谷农民军来说,都充满了新鲜感。

    比如胡广的为人,这样的首领从未见过。他的说话,又让人如此激动人心。

    比如由胡广教出来的四小,他们写字竟然不是毛笔,而是一种叫鹅毛笔的东西。并且写在纸上的字,似乎也不是以前见到的文字,甚至还有很奇怪的符号。

    比如眼下,胡广在台上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块漆黑的板上写出一个个符号来。他一个人面对着一千多人,竟然是在上课。

    虽然没吃过猪肉,但至少看过猪跑。以前的先生可不是这样的,那是手把手,一对一的教。

    “好了,拼音就讲到这里。只要你们学会掌握了这个拼音,那么所有的汉字,你们都会自己念了。”

    胡广放下赶制出来的粗糙粉笔,拍了拍手,面对着台下一千多人继续说道:“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这拼音就要靠你们自己努力了,多看看你们手头的拼音教材,多和别人探讨,多用点心,这是学习的不二法门。”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一头的黑线。这就讲完了手中这张纸上印的东西,我认识它,它不认识我啊

    他们的眼睛看看胡广,又看看这张纸,然后还转头去瞧站在台上两侧的四小,挠着头,心中都嘀咕着难不成胡广的意思,是要向这四个小屁孩请教哦不,是探讨

    “从延安府一起回来的人基本上已经先学过一次,你们可以先找他们探讨,给他们指点不足。另外,每三天我会再讲一次课,主要是答疑,你们都答不出来的问题就可以来问我。半个月后,我只会每一个月讲一次课。”

    胡广这个话让不少人心中松了口气,总算胡广还能再讲课。不过他们也能体谅,胡广肯定很忙,不可能有多少时间来教这个。

    当然,人群中也有人有这样的疑问,就算能读书识字了,对于和官府打仗有什么帮助,胡广会不会是本末倒置了

    对于在眼下推广这个拼音识字,基本上没有人意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一直到后来史学家回顾的时候,才总结出了许多好处。

    比如胡广推广出来的东西,不用再经过口口相传,不但更为快捷,而且更为准确。

    比如从底下反馈回胡广的内容,也更容易表达,无形中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

    比如识字的人能做更多的事情,做好更多的事情。

    反正一个原则,这拼音识字是宜早不宜迟,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看似没多大用处,实际上对于提高府谷农民军的战斗力、凝聚力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

    这些在以后的日子中,终归是慢慢地体现了出来,也是府谷农民军区别其他一切势力,最为引以为豪的事情之一。

    再说胡广结束讲课之后,便大声宣布改编开始:“所有人将按照班、排、连、营、团的模式进行编组。其中班就是以前的什,人数一共十到十一人,领头的是班长,即以前的什长”

    胡广之所以没用明末时候沿用的一套制度,是因为第一,他最熟悉的是后世的军制。

    第二,要想在明末的各种势力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走一条非常规的路。对于后世的他来说,军队尽可能火器化是必然的选择。

    他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也看到过,军队编制的原则,就是要根据打法制定。就如同戚家军,当初的编制就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军队编制,而是戚继光根据当时对敌的形式,以三才阵,鸳鸯阵为基础编制的。

    而胡广这时候要用的是火器,十人一班,三个班为一个排,刚好是三段射的基础,是符合戚继光编制的原则。

    至于名称什么的,反正对于大部分都是农民的队伍来说,都是第一次。并且不同的称呼,也是区别别的势力的一种标志。

    他所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