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岛(第3/4页)  大魏王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从码头穿行而过,港口有工务局,早就有吏员知道陈道坚返回,陈道坚年方弱冠,但身份是司从曹右使,比判司从曹的陈佐才低半级,从官职上来说,是南安侯府体系中相当高职的一位官员。

    而且从资历上来说,陈道坚的资历也很老了,是南安侯府第一批招募的吏员,除了李仪之外,孔和,傅谦,都是和陈道坚一并进入侯府中,两年左右的时间,大家伙和南安侯徐子先一起做了很多大事,现在的地位也是较往常完全不同了。

    工务局的令吏着人安排了一辆马车,福州的马车并不多,基本上普通人会选择走路,有钱人有自己的马车或轿子,公共马车运用不是太广,就是在府城内有一些配给。

    在东藩这里,开发的初期并没有条件,现在道路畅通,工务局的吏员向陈道坚介绍,最近匠作司在连续制造马车,并且分为多种类型。

    有大型公用马车,四马或六马,甚至八马拉动,车厢相当大,连坐带挂,可以坐三四十人之多,这使得各个部门或各个百户之间,人员的流通调动相对要简单方便的多了。

    现在南安侯府控制的区域是呈一个较大的椭圆形,环岛官道已经修了三百多里,几近彻底完工。

    还需要一条通往牧场的道路,还要在牧场外围开辟道路,设立外围巡逻警备点。

    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往西南方向的盐场区,在那里已经有十来个盐场,规模大小不一,都是围海造石栏,卤水池和化晶池分开,还有晒盐区,装包起运区等等,另外还有盐工们的生活休息区域。

    据工务局的吏员介绍,现在还在盐区一带开辟新的定居点,近来在澎湖,漳州,兴化军一带招募盐工,由于待遇优厚,虽然没有官户待遇,甚至只是签了一年或两年的长约,很多壮丁还是趋之若鹜。

    这些盐工很有可能会长期定居,他们也有搬取家人到东藩的意愿。

    在这些盐工初至或未至时,他们当然是心存疑虑,东藩在此前就是荒岛,现在谁知道是什么模样?

    但当盐夫们到东藩之后,他们迅速陷入到一种强烈的后悔情绪当中,搬取家人到东藩成为这些盐工近期内最为迫切的目标。

    南安侯府当然会尽量满足这种需求,现在岛上还是相当的缺乏人力。

    这也是徐子先之下,李仪,孔和,傅谦,陈佐才,包括陈道坚在内的所有文官们都尽量给予移民良好待遇,甚至昌文侯府也不反对的重要原因所在。

    若不是有极佳的待遇,东藩又怎么能在短期内吸引到大量的移民?

    陈道坚坐的是只能容纳两人的轻便马车,单马拉,车厢轻薄,也很小,紧急情况的话车厢后也能站两个人,但正常情形下只能坐两个人。

    在车厢内当然只有陈道坚一人,从笔直的港口道路一直向东,然后进入环岛官道,接着马车向北方急驰。

    上游在兴造大型的纺织厂,已经接近完工。

    此外还有大片的榨油厂,当然也是水力驱动,也是在大规模的建造之中。

    走了近二十里地后,在沿途陈道坚看到了大片的棉田,以及在棉田里劳作的人们。

    还有往南安溪或虎跳溪上游去的工人们,他们多半乘坐大型马车,或是骑着毛驴,骡子,或是杂马。

    半年多时间下来,很多瘦弱的男子,透支身体在做着苦重活计的男子逐渐长出了更饱满的肌肉,他们一样做着重活,但吃的更好了,营养基本上充足,所以长时间的劳作并未更进一步的伤害到他们的身体机能,反而使他们更强壮了。

    每个人都差不多,肌肉饱满,身体壮实,特别是走路的时候,每个人的步伐都相当的坚定有力。

    人们的表情都差不多,是一种很满足,很高兴的神色,脸上都有一股笑意,是对生活有信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