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咸阳城秦王暴怒,左庶长王龁拜将(第1/6页)  长平之战——飓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方赵国在轰轰烈烈的进军上党,举国欢庆,那一方秦国的咸阳宫即将炸破天了。早有应侯在邯郸的斥候将赵国的举动报于范雎,范雎起先并不敢确信,严令斥候总管务必打探清楚。直到上党郡的使者回来,禀报应侯,冯亭已经拒绝会见使者,并且整个端氏城百姓们都欢呼庆祝,据说是准备迎接赵队。此时,范雎方敢确定冯亭绕了圈子带领上党投向了赵国,而赵王不仅接纳,甚至已经派廉颇带军进驻了。

    范雎原本对自己高压态势,紧逼韩王献出上党之事胜券在握,而且对秦昭襄王也是夸下海口的,谁料最终竟然闹出了这么个出人意料之外的尴尬结局出来。范雎不由得暗自烦郁,大意了,太大意了,昭襄王说的没错,小看韩国人了。心里这么想着,急忙进宫参见了秦昭襄王。

    昭襄王依旧在章台看各处的奏章,处理政事。自从将大权揽回之后,昭襄王深切的感受到了权利的重要性和可贵性,除了给范雎c白起等重臣分担各自的军政要事之外,对各郡上报的奏章必须一一过目,避免权利再次旁落他人之手。正忙碌着,范雎求见,也不意外,直接就宣到书房来了。经过这几年的相处,昭襄王格外信任范雎,已经到了无话不说,无策不议的地步。昭襄王认为他目前能够取得这么明显出色的成果,就是依从了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决策。

    范雎进得门来,昭襄王从案几边站了起来,伸了伸久坐已经有些困乏的身子,慢慢的问道:“应侯来了,有何事商议,坐下说吧。”

    范雎谨慎的看了昭襄王一眼,感觉今日昭襄王气色心态还是比较好的,就直接说道:“禀报大王,韩王移交上党郡之事出了偏差。”昭襄王听了心里倒奇怪了:“什么偏差,莫非韩王那个竖子胆大妄为,反悔了,不怕我秦国去讨伐问罪吗?”

    范雎苦笑道:“大王,如果真是韩王反悔倒也简单了。各处的斥候来报,上党郡守冯亭违抗韩王之命,收集所谓上党民众之意,主动将上党郡献与赵国。赵王不仅接受了,还派大将廉颇带领八万军队进驻上党,前锋军队已经开拔抵达端氏城了。”

    昭襄王和范雎心思一样,都以为上党已经是秦国嘴边的一口肥肉,只要秦国需要,随时可以囊入口中,结果竟然等出了这么个结果。昭襄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暴怒不已,一脚踢翻了案几,桌上的竹简散落了一地。他大声喝道:“我们秦国先后忙活了三年多时间,最后竟然被赵国捡了一个便宜。上党郡三个地缘子板块,秦国占的最小的一个,赵国现在则占了两个大的,我们替赵国打下了一个上党,传到别国都是笑话了。”

    “韩王是应诺给我秦国了,这次上党郡依附赵国是上党郡守冯亭所为,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赵国竟然也敢接受上党郡。”范雎在一边恨恨的说道。

    昭襄王发怒在屋内踱来踱去,一边的宫人们瞅着空隙赶紧过来扶起了案桌,整理竹简,一一放回案几。气头上的昭襄王现在看什么都不顺眼,对着宫人们说:“都滚下去,没见本王发火吗?都滚出去,不要让寡人看到你们。”宫人们赶紧放下手中的竹简,悄悄的退了下去。

    范雎和昭襄王共处几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昭襄王发这么大的火,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劝阻,只得尴尬的站在一边,等昭襄王火头过去,心情平复一些再说。

    昭襄王继续恼怒的说道:“先前在渑池会上,赵王的老子惠文王重用的那个二愣子蔺相如,就拿个破缶硬逼着本王敲了一下,他大爷的还记载在史书上,直到现在想起来心头都隐隐作痛。这倒好,老子走了,儿子又来了,将孤到手的上党郡都拿走了,看来赵王这父子俩天生就是来与孤为敌的。”

    说着,昭襄王突然白了范雎一眼,似乎也有了想法,嘴里嘟嘟的说:“早知就应该拿下野王之后,直接进军逼迫上党投降,也不会有今日之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