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二章:夏口(第1/3页)  网游三国之命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夏口作为江夏郡的首府,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经济,百姓那在江夏郡都是no.1。

    黄巾之乱开启后,荆州的黄巾军曾组织了三五次的大型攻势,想攻下夏口。但结果无一例外,每次都是灰溜溜的丢下上千万的尸体离开。

    而夏口的连番胜利,也让大批大批逃亡的荆州百姓选择了夏口作为自己的避风港。

    随着无数流民的涌入,夏口也是乘机大肆的招揽了一番新军,扩充军备。

    若这放在盛世间,没有朝廷允许,私自招募兵马,光是这一点就足够抄家几百次了。

    当然也都说了,那是在太平盛世。如今天下大乱,灵哥都宣布重启党人了,哪里还有心思来关心这点。

    灵哥啊灵哥,若这太平教真是你的棋子,你可曾想过,你所认为的棋子到底可曾甘心为你所用过。

    (至于这党人,以及党锢之灾,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下去了解。)

    在大量新军的加入下,这夏口的军力也是每天极快的涨升,其安全性也是越来越高。

    夏口一处大型官邸里,王玄赤裸上身拎着手中通体黝黑的长矛,目光遥遥朝天边望去。

    王家是夏口最为庞大的实力,自西汉开始,这夏口的官员永远都有不少姓王的。

    这可真的是应了那两个成语,“根基深厚,错综复杂”。

    而王玄正是此代王家家主的三儿子,本来按理说,这王玄作为夏口的“官n代”,那未来早就被人写在了纸上。

    可是,王玄此人却不同于其他王家子弟,王家子弟历来都是重文轻武,一门心思扑在文上。

    偏偏王玄此子与众不同,厌文好武,久劝无果后,王家也只好放弃了王玄。

    别看王家底蕴不俗,但再深的底蕴那也是在文上,并非在武上。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那都是文武相争,因此灭国败亡的事例也是不少。

    你能说这些人精傻?难道他们不知道文武相和的好处?不是他们不知道,而且他们不敢做啊。

    试想,你如果是皇帝,手下的文武和和气气,今天去你家串门,明天来我家喝酒,你会高兴?能睡着觉都算不错了。

    皇帝好多疑,一旦手下和气生财,皇帝就得坐立不安了。皇帝会想,是不是他们在密谋什么,我是不是要被架空了。

    一旦皇帝出现了这种念头,恭喜你,甭管你是忠还是奸,那都得玩完。

    武将不愿意跟文官打交道,文官也是懒得跟“莽汉”们讲道理。

    若是黄巾之乱不开启,这王玄的命运可能就是个低级军官了,运气好的或许能混个中级官。

    但要么不说,时机改变命运呢!

    张角起事,黄巾祸起,乱世就是武将的天堂。

    生死之战,你指望那些往日里肚子只有之乎者也的文官指挥?那还不如自己找把剑抹脖子痛快点。

    于是乎,王玄的机会来了,既然要用武人,恰巧家里就有武人,你说不用王玄用谁。

    恰巧这王玄还争气,一连打了好几个胜仗,这王玄的地位也就日渐提升起来。从原本一个小小的千夫长,到如今统帅数十万守军的大军,王玄算是不亏了。

    望着天边,王玄也不禁暗自感慨一旦人生不易,恰在此时,一声急促的脚步声打乱了王玄的思绪,

    “将军!城下来了一支汉军,为首将军自称荡寇将军——秦时。”

    王玄本来紧皱的眉头又是皱紧了数番,

    “荡寇将军?秦时?”

    “将军,正是,这是此人的腰牌。”前来通报的士卒暗吞了一口唾沫,从怀中掏出一枚黝黑铁牌,低着头呈给了王玄。

    手握重兵,也让原本平凡的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