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胜州新篇(第1/3页)  漠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泰二年(941年),秋,西堡,天高云淡。

    塔拉提穿梭在西堡(沃野县,今内蒙古乌海市)附近大片的麦田与棉田间作的农田间,心里一阵恍惚。

    塔拉提正是上次被王孝章从凉州买过来的那一家人,因为会种棉花、纺棉布被燕王任命为棉农总管。

    凉州的兀剌提后来又送来了几家与塔拉提经历类似的西域人家,还有棉花种子、葡萄种子、菠菜种子以及纺织棉花的器械。

    正泰元年,李晟基亲自在西堡坐镇,安排虎敬忠下面的农户在塔拉提等人的指导下小规模的种植棉花,不过效果并不太好,棉花的病虫害十分严重。

    李晟基自己在后世就是农家子弟,在家乡时也种过棉花,不过后世有化肥、农药、专门抗虫害的种子等多种“利器”,农民并不需要特别关注棉花的生长过程,但在当下就不行了。

    后来又想到自己的外公家。他的外公住在山区,也种棉花与小麦,他小时候跟着母亲回娘家时,依稀记得那里的棉花与小麦都种在一起,一行小麦一行棉花,外公他们也没打什么农药,小麦与棉花的长势也不错。

    记得自己当时还问过外公为什么这么种植,外公一只手摸着白花花的胡子,一只手摸着他的小脑袋说:“娃儿,万物生来就是一物降一物,这棉花的害虫恰好就是麦子害虫的吃食”

    想起此事以后,李晟基立即在第二年安排西堡的农户全部按照棉、麦间作的方式进行种植,整整上万亩的面积!

    塔拉提站在偌大的田地中间,他面朝着黄河,黄河西岸则是新建的一所城池——五虎堡,五虎堡附近与西堡一样也是大片的棉麦田,五虎堡后面则是贺兰山的支脉五虎山,背后的远处便是达达山,更远处则是巍峨的桌子山。

    天高云淡,金黄色的麦浪与白花花的棉河相映成趣,塔拉提一时竟有些痴了。

    知晓新近崛起、名震塞外的佑国军需要大量的棉农、棉工后,几千里之遥的西域各大势力竟然发动了争夺棉农、棉工的的战争,岭西回鹘、九姓乌护、葛罗禄、萨曼、于阗、突骑施等互相混战,史称“棉花战役”,为的就是争夺棉农和棉工,从佑国军那里换来“云中”牌铁器,云中铁器由于价廉物美,现在已经风靡后唐与南唐、西域诸囯。

    当然了,不少人偷偷将云中铁器买回去后重新回炉打制成兵器,这就不为李晟基所知了。

    大量的西域棉农、棉工来到保国军后,李晟基将他们分别安置在黄河沿岸的东堡、中堡、西堡,以及黑山党项归顺后新建的五虎堡附近,大量种植棉花、小麦、葡萄、菠菜、胡萝卜。

    置身麦浪、棉河,塔拉提不禁想起了自己悲惨的往事。

    他们一家子本来在葱岭附近的石塔过得好好的,当时石塔属于于阗国,在李圣天的治下赋税、徭役还过得去,不过在几年前勃律国与于阗国的一场战争中不幸做了俘虏,他们一家被卖给了吐蕃人做奴隶,最后辗转几千里,竟然被卖给了依附于甘州回鹘的吐蕃人。

    辗转几千里,他的小儿子一家以及几个女儿也不是在路上死了,就是被卖到其它地方去了,只有他和老伴儿以及大儿子一家由于只会种地,并且只会种麦子和棉花,后来被贩卖了好几次,最终流落到凉州。

    卖给佑国军后,他原以为自己一家作为奴隶的身份和命运还将继续,没想到此地的“主人”李大人对他们竟然异常重视,最后他们不仅摆脱了奴隶的身份,他还成了棉田的“总管”,而自己的儿媳则成了棉工的“总管”,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孙子还被送到胜州“大城”的学校读书。

    难道自己真的是时来运转?

    “阿弥陀佛”,塔拉提心中默念了一句。

    大草原。

    现在以胜州城为中心的大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