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战起(第1/2页)  这个汉末很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完董杰的话,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杨景连忙站出来劝道:“剿匪之事,有高都尉在即可高枕无忧,更何况诸位将领皆是骁勇善战之辈,定能不费吹灰之力,剿灭逆贼。大人何必以身犯险亲赴战场?还请大人三思啊!”

    众官员纷纷附议,恳求董杰放弃剿匪。董杰看着众人,嘴角微微抽动,长叹一声,无奈望天。心里哀嚎道:“哥也不想啊!就凭哥这个小身板去战场跟找死有什么区别?但不去不行啊!这该死的系统不在战场附近根本获得不到将魂啊!!!”

    时间已经迫在眉睫,董杰必须攒够足够的将魂点将系统升级,用来应对即将到来的黄巾起义。

    论哪个地方是最容易积攒将魂答案无疑是战场。

    在战场上虽然有危及自身性命的危险,但其中的所获得好处还是不错的。有道是富贵险中求,董杰觉得未尝不可一试。

    唯一让董杰估摸不准的就是瓦岗军中的将领,也不知道会不会像高欢他们一样,组团跟着李密一起出世。那万一像秦琼,罗士信这些悍将也乱入进来,那事情就大条了,至少董杰在战场上也能够做出判断是否撤退,以免造成无谓的伤亡。

    再者说,董杰麾下皆是悍勇之将,其中史万岁和开了技能的典韦位列与五星级猛将,算是最强的一批了,真要是遇到罗士信秦琼的话,胜负还是五五之数,所以董杰还是挺放心的。

    想到如此,董杰便向众人一摆手,沉声道:“修县百姓此时正深陷水声火热之中,本官身为渤海太守岂能安心坐等此地?吾心难安啊!吾意已决,不必再劝!”

    “这”

    众官员见董杰态度十分坚决,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关键时刻,还是杨景靠得住,杨景经过数次心理斗争后,咬咬牙道:“既然大人去意已绝,吾等定当谨遵大人口令,不过大人必须先答应下官一件事,不然下官就是死也绝不能让大人出城。”

    “说!”

    “大人要向下官保证,绝不能以身犯险,身陷战场。”杨景一字一句道。

    “就这”

    “正是!”

    董杰闻之大喜,心里给杨景无数个赞。自己还再为到修县以后如何远离战场而发愁时,他就替自己把这事给办妥了,这样董杰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待在后方。

    “好!吾答应你,典韦带百人来护卫某的安全,某绝不会以身犯险,那现在可放吾出城剿灭瓦岗贼寇吗?”

    “既如此,那下官便再此恭候大人凯旋而归。”杨景必恭必敬的向董杰行礼道。

    “吾等在此恭候大人凯旋而归。”其他官员纷纷行礼道。

    “好,来人!备马着甲!其余将领召集士卒准备出城,诛杀逆贼!!!”董杰一声令下,军中上下顿时行动起来。

    趁着这点时间,董杰也下去将系统存放的皮甲穿上,别说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待走出营帐,士卒已经集结完毕,1500名士卒行列对齐的站在校场上,董杰站在阅兵台上,不禁满意的点点头。

    待高滕前来禀报准备完毕后,董杰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出发!!!”

    此次出征兵马,有1100名长枪兵,300名弓箭手,而骑兵数量不足百。这是一件很操蛋的事情,纵观冷兵器时代,骑兵当之无愧算得上兵中王者,汉唐强盛一半的原因与他们拥有强悍的骑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倘若渤海郡有两三百骑,就算贼兵数量在多一千人,董杰也毫不在乎。

    可惜刘秀登基之后,为了天下平定,实行精兵简政,重文轻武。先后实行了罢免郡兵和边地戍卒c精简中央禁军等政策。

    天下是安定了,可刘秀此举却削弱了东汉政权的军事实力和战略后备力量。以至于到灵帝时期,黄巾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