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 困难重重(第1/3页)  小厂风云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凌心竹自分到卫导组,从西安学习回来后,他就知道自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高中水平的他对电子方面的知识简直缺乏,几乎为零,更何况一下子面临的是卫星导航系统,一个如此高科技的结晶。当他最初听到数字电路中最简单的与或非,异或同或等门电路都有感如堕雾中,更不用说什么触发器,缓冲器,数/模,模/数转换器,乃至规模的集成电路了。他感觉到自己仿佛还是个不会走路的婴儿却要面对走钢丝的窘境。尽管他已经丧失了所有的信心与努力,但每次和朱自惠上船维修时他都非常认真地观察学习,希望从中获得捷径。朱自惠上船修理一般可分以下几处步骤:先用万用表测外来电源是否异常,再看仪器保险有烧坏,天线馈线、电源电缆有无损坏,然后再拆开仪器看各插件板有无接触不良,再将船上随机仅有的几块备件板反复更换。如果到了这时候仪器仍没能恢复正常,朱自惠便会说:“他妈的,什么破仪器,坏了那么多地方。”然后一本正经地跟船上负责人说:“这台仪器,接收板坏了,微处理板也坏了,国内无法买到配件,建议你们报废换新。”凌心竹最初听到这话时,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在没有分析图纸、没有使用检测仪器的情况下,能将故障位置确定出来真是了不起。当凌心竹虚心地向他请教是如何确定故障位置的时候,他说:“凭经验”,这愈发显得他深不可测了。随着上船修理次数增多,凌心竹不免开始怀疑:难道卫星导航仪坏就是坏接收板和微处理板这些怀疑当然并末足以抹杀朱自惠在凌心竹心中的地位。有一次凌心竹对电路上某点电压计算请教朱自惠,他算了半天最后说:“这牵扯的东西太多,有这一路,又有这一路,很复杂,你再慢慢看看书,理清关系就容易解决了,我还有事要办。”他对着电路原理图用手比划着,那架式让人感觉不是个电子专业工程师,倒象个指挥作战的军事家。因为图纸上各个元件符号细小密集,他随手指下去横扫一大遍根本不知所指。如果是张地图,或许也只能判断他所指大概是东还是南。然而朱自惠的运气还是不错,由于进口设备制造工艺精良,技术成熟,一般大问题没有,多因船上操作上失误而造成的软故障或因保险管及电缆损坏。每当他换上一只保险管仪器就正常时便得意地对凌心竹说:“怎么样,以后可得学着点,下次叫你自己来修理敢不敢”真正令凌心竹从心底里轻视朱自惠是他向厂生产科汇报修理情况的时候。朱自惠在这时候往往表现得气喘如牛,汗流遍体,接下来自免不了天花地乱吹嘘一番,然后拿出一张不知从何处而来的*说是用来修理更换的元件,照例报销。当然凌心竹知道他们仅仅换了只保险管而已。凌心竹很快跟着他寻找到了一条捷径,不需要具备很深的知识而足以应付上船修理工作,并基本掌握了些必须的辅助技巧。他开始独自接施工单上船修理,也经常带张怡一块上船修理。

    卫星导航系统在国内是新兴事物正处于普级阶段,最初的卫星导航系统是美国子午仪系统(注:现在使用有:gps卫星导航系统、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子午仪”导航卫星系统属低轨道卫星系统,卫星运行于1100公里左右的圆形极轨道上,利用多普勒频移和标准时间定位原理进行导航,具有全天候、全球导航的特点,能提供高精度的经度、纬度两维定位数据,但不能进行连续实时导航,平均两次定位间隔时间为35~100分钟,有时最长可达10小时,全球用户一般每隔一个半小时便可利用卫星定位一次。

    大量的船只准备安装,所以光上船安装仪器等待收星定位也把凌心竹和张怡忙得马不停蹄,每每夜晚才归。厂里司机都害怕为他们出车,管他们叫“收星佬”,但凡听说他们用车,就唉声叹气:和“收星佬”上船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回来。

    这天上午凌心竹骑车刚进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