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一章 白莲花,青莲子(第1/2页)  无限的恶作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

    咳,串台了。

    总之,如果是在电视剧里,也就是个字幕的功夫,或者顶多会打上一块黑幕,上书几个白字:

    三年后。

    杨易虽然得传了《大梵般若》的真传,却并不如何在意,只是每日挑水劈柴,甚至更乐于深入学习佛门更深处的道理,而不是浅尝辄止。

    在他看来,堂堂天音寺的最高功法《大梵般若》,也只不过是整个佛门体系的一根枝干而已。

    杨易一直认为,要学习一门知识,就要先了解它的整个体系,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能只满足于会用工具自然就可以了。无数事例告诉我们,现在这年头,不想当一个科学家的轮回者是没有出路的!

    修仙,无疑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在这个多元宇宙中,你很难数清究竟有多少修仙体系的世界。要是再数一下世界线,那就更完蛋了——你很难搞清楚你看到的同样两个字究竟是不是一个东西。

    我们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境界如何划分,修仙界的原理都是很相似的。而这个原理,又跟元气系武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易一直觉得,所有的修行法门,排除掉宗教理论和相关思想之外,剩下的比较客观的内容,都是以武道作为根基的,这似乎是一个比较根本的东西。

    而除此之外,《大梵般若》作为三大正派之一天音寺所练功法,与青云门的《太极玄清道》、焚香谷的《焚香玉册》并驾齐驱,为神州三大顶级修真功法,也是天音寺诸般玄功妙法之源,乃是数千年天音寺祖师在北方须弥山后发现一面纯洁无暇的无字玉璧,从中有所领悟,并依此创立了佛门的修习经典。

    与《太极玄清道》和《焚香玉册》不同的是,《大梵般若》对天地灵气不太在意,反而注重对人体本身的锤炼。前者注重感悟天地自然,后者讲求感悟自身。正应了佛门修行的中心思想。

    所以尽管他并不是非常勤奋的练习,但随着对佛法思想的深刻体悟,加上曾经的武道境界毕竟还在那里,体内佛门法力的进步速度依然一日千里。

    于是历史再次向我们证明了: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

    以及:伪学霸也是学霸的某种事实。

    ......

    再一次行走过天音寺大殿门口,面对来来往往的香客们,杨易只好静静的微笑,安详自如,一股清净自然的禅味随着他扩散开来,让那些没有修行过的凡人忍不住心生敬仰。

    在他的脑后,一圈圈的清圣光轮伴随着阵阵禅唱,不断的闪耀着。无数模糊却又蕴含着佛之大道的梵文从清圣光轮之中散落而出,化作一丝丝令人心神澄澈的光雨。

    “好一个卖相奇佳的小和尚!”

    信徒们看到杨易弄出来的响动,不由得在心中发出一声感叹。眼前这些异象落到某人俊秀挺拔的身躯之上,档次立刻拔升了数倍。任谁看到了,恐怕都会认为这个宝相庄严的小和尚是个得道高僧。

    此时的杨易,却是因为天音寺平时“禁空”的规定,不疾不徐的向着山顶走去。

    昔日天音寺的一位大师,曾在山顶莲池内亲手栽种了一颗莲子。没想到这莲子受佛法侵染,数百年后的今天,这一颗莲子化作了一方莲池,成为了一桩佛宝。

    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

    佛经上对莲花的颜色,分为白、青、红、紫、黄五色,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为尊贵。

    而莲花的品级,按照莲瓣的多少可以分为三种。依次是“人华”,“天华”,“菩萨华”。

    花瓣仅十余瓣的莲花为“人华”,顾名思义,乃是世俗之中的凡物,只能够作为观赏之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