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7.口福二店招工(第2/3页)  上门儿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店的生意总算淡了下来。袁夕让张磊负责收钱,就跟李俊一起出去了。

    袁夕这段时间一直关注着县城的大店铺有没有人转让,说真的,做买卖赚不到钱还赔本的人不少,大街上经常有人转让店铺。袁夕昨天已经看好了一家想要转让的店铺,那家店铺离昌平县最繁华的闹市区不远,三大间门面,里面也有几米深。原先是卖布匹的,因为经营惨淡,就转让了。

    这家店的租金比口福一店要高出一半,转让费也很贵。不过地段更好,且因为是卖布的,装修也很考究。地面上铺了实木地板,墙壁,房顶都是雕梁画栋的,很是上档次。然后袁夕又见了房东,看过各方面没问题后,便爽快的付了钱,签了租赁协议。

    李俊见他一下子就给了那店铺的前任老板五十两银子,不由觉得有些心疼,不过,想到这些钱很快就会赚回来,他就又不心疼了。

    两人在县城里转了一个多时辰,找了一个写信的摊子,写了一张招聘账房和伙计的告示贴在凉皮店门口,没办法,这古代的字都是繁体,每一个字的笔画都很多,袁夕还真认识不了几个。

    现在口福一店的员工都是张家村的人,不过,口福二店的员工,袁夕想在县城里找。

    毕竟这县城人的圈子跟村里人到底不一样,有几个县城的员工,他对这县城里的大小事也能知道的更多一些。

    别的不说,只说这昌平县官府的各个衙门,里面上班的大部分都是县城的人。

    昌平县的县城不算大,城里的人的嫁娶又大部分都是在本县城,结果就是,这县城的人家互相联姻,很多人之间都或多或少的有点关系。随便找出一个县城的人,让他扒一扒自己的亲戚邻居朋友发小,就能找出几个在官府上班的人。

    县城里一个不起眼的小老百姓,说不定他的某个亲戚就是衙门里的公差,甚至是有职位的官员。

    袁夕现在在县城里虽然已经跟官府的人打过交道,也送过礼了。但若是能借此跟衙门搭上点关系,他依然不嫌多。

    而且,他对小地方也是有些了解的,越是封闭的地方越是排外,在古代,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排外的。县城虽然比村里包容性大一些,但他们仍然或多或少的排外。他若是笼络了几个本地人给自己撑撑场子,再给本地人一些工作机会,这里的人得了好处,也比较容易接受他。

    贴出招聘启事之后,两人又买了一些东西,定制了一些桌椅摆设,才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又回了凉皮店。

    第二天,袁夕找了工匠,开始简单的装修起口福二店。而与此同时,他招聘账房先生,伙计和厨夫的事,也传了开来,很快,便有人过来应聘了。

    这县城的人,虽然大部分都比村里人能赚钱,但也有很多人缺工作。一天下来,来应聘的人竟然就有九个。

    袁夕看了看,留下了五个长的五官端正,身材适中,衣着干净整齐的。

    他向这些人说明了自己要开二店,以及一些做服务业的要求之后,就让他们一边在口福一店里帮忙,一边学习员工准则。

    员工们的试用期是三天,这三天里每天的工资是四十文,试用期过后,如果表现的好,就可以留下来当伙计。

    伙计好找,不过两天时间便找齐了,但厨夫就不太好找了。

    因为调凉皮并不需要什么技术,所以袁夕并不想找专业的厨师,而是想找几个细心精致的哥儿来做厨夫。

    然而问题就是,这古代的哥儿很难出来工作。

    那些未婚的小哥儿,为了名声好一些,他们的父母通常是不会让他们抛头露面出来工作的。而那些成了亲的哥儿,往往会孩子一个接一个的生,前一个孩子还在襁褓里,肚子里就又怀上了。他们一边生孩子,一边养孩子做家务,从十几岁一直生养到三四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