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软~舒服~(第1/2页)  大唐血衣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静,很静,诗好吗?很好!无论是气势还是意境都很好,毕竟是千古名句嘛,而且还写了凌烟阁,歌颂了一棒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老臣,弄的他们看秦陌的眼神都带着些许亲近。

    只是事有正反,有人高兴有的人也就不那么高兴了,凌烟阁里的都是些什么人?基本清一色的武将啊,就算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几个以文鸣世的人也是提着刀砍过人的狠人好不好。

    这个世家当头的时代总是如此,战争到来的时候,人们总是觉到武将保家卫国,他们就是救星,等天下太平了,一个个文人雅士又把头抬得高高的,藐视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的武夫。

    秦陌也明白自己念这首诗必定是要得罪人的,不过他考虑的很清楚,朝堂之上,除了极少数,文武基本就是两个阵营,自己肯定做不到长袖善舞两边都不得罪,那还不如彻底站到武将这边,毕竟秦琼可全是武将里的主要人物,而且和武夫打交道总好过那些一边跟你合作一边还总是留一手的文人墨客。

    在场的文臣基本看秦陌的眼神都多了一丝不满,有些气量小的甚至带着仇视,若不是皇帝在场,说不定有的就要破口大骂了。

    李世民做了十多年皇帝哪能看不出臣子的情绪,其实关于文武之争他内心还是偏向武将得,要知道大唐的天下怎么来的?还不是他和一帮手下一刀一剑打下来的,不过朝中多数文臣都出生世家,自己总还是要给留些面皮不是?

    但秦陌一首诗作的确实也没问题,甚至可以说流传千古都够了,再说了凌烟阁是自己立的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说作的不好吧?

    “嗯!清正果然文武双全!”李世民先是赞许,接着又道:不过此诗虽然气势磅礴,雄心壮志,但只夸赞凌烟阁中的功臣有失公允,不光没有赏赐还得罚,嗯…就罚清正再作一首吧!如何!朕也不为难你,题材不限,你尽情发挥就好。

    长中的情况秦陌也尽收眼中,秦琼和柳氏一脸欣慰和满意,高阳公主眼神微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魏王和太子看自己的眼神多了些火热,其它人除了长孙无垢和萧淑妃略带欣赏没有多余的情绪,基本上分成两边,不是亲切就是敌视,当然基本都隐藏的挺好,没有太多的不满流露出来。

    心中不由得烦闷,想想当初那些吐蕃兵为什么敢假扮悍匪入城杀人?是不怕大唐?是觉得没人能认得出他们?不!是因为就如宇文cd所说,是因为不作为!是因为没有证据,没有亲眼目睹,大唐多数臣子是不会同意和吐蕃开战的。

    安逸的生活,让他们几乎忘记了战争到底是什么模样,让他们只顾着窝里斗,让他们争权夺利!在他们眼里名利面前几人会在乎天下百姓的死活?!

    一股无名火从秦陌心中升腾,转身提起桌上一坛烈酒,拍开泥封仰头狂灌,或许是心中的烦闷,或许是酒里怼的提纯白酒太多了,他好像有些醉了,眼前的一切仿佛回到那个飘雪的夜晚,又仿佛身处草原,他提着刀,对面无数的吐蕃军队正像他杀来,再定睛一看,自己依然还在院中,李世民等人都在看着自己,有人期待,有的人不屑,有的人…似乎等着自己出丑。

    “哈哈哈哈”秦陌仰天大笑,又是猛灌一口,思索片刻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众师长,各同僚,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炀帝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