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章 眼药(第1/3页)  我的粉丝是昏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来与天子同游真不是什么有滋味的事,特别是碰上正德这样的主。

    这天子今年虽说也有十八了,可优渥的生存环境,父母的宠爱,让这家伙还跟孩子似的,就是一只巨婴。

    容易生气,容易激怒,好在孩子的天性也在他身上得以保留,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且也不是好责罚之人。

    北京城的繁华令人难忘,比起常州的雅致,十六世纪的京城更多了一种大开大合的京都之像。

    街道上的人很多,只是比起江南,京都的风气似要保守不少。至少,街上步行的女子甚少,大多都是坐车马。即使有,那也只是穷苦人家的女子亦或者是哪个府里粗使的婆子。

    不过除去这些,倒也有些江南看不到的光景。北京繁华的街道里时不时能看到一些外国使臣,以朝鲜人居多。看着他们类似明汉服的衣服,简宁便想起元璋赐衣冠给朝鲜的事来。

    赐给朝鲜的衣服与明服相差无几。朝鲜一边感恩戴德,一边却是悄悄改动着衣服,以女子衣裙最为显著,所以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友谊?不过是利益交换罢了。

    朱厚照见她盯着朝鲜人瞧,便道:“这些都是朝鲜来的使节,他们的衣冠国名皆太祖所赐。”

    他微微昂起下巴,略带着一丝骄傲,“当年那可真是万国来朝,身为天子若能做到太祖,成祖那样,死而无憾。”

    “万国来朝还不够。”

    简宁抿抿嘴,“要重译来朝。”

    朱厚照张了张嘴,忽然有些丧气地道:“重译来朝怕是不能了,郑和的宝船被烧了,且大臣们也反对开海。”

    简宁闻言有些意外,“陛公子想开海?”

    朱厚照轻笑,“祖宗法度在此,我想不想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大臣们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朕吃吃喝喝恐怕才是他们希望的。”

    简宁抿嘴,对朱厚照倒是有了些同情。大明的宦官之所以跋扈,概因大明的文臣太喜欢死谏。死谏本是展示风骨的事,可到了大明就变了味道。

    大明的臣子以挨天子打为荣,只要挨了天子的板子,不死则名满天下;死了荣耀子孙。在这样奇葩的思维影响下,天子就成了大臣们刷经验的bss,颇有些后世网络喷子的味道。

    没事要喷,有事也要喷。总之,我们要跟天子对着干,才显得我们是正直大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子只能纵容家奴来抵制大臣们,所以与其说是文宦之争,不如说是君臣之争。

    弘治死得太早,朱厚照远还没做好当一个君王的准备,虽然李东阳等人非佞臣,但却也是绝对的强势。

    想到此处便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古往今来帝王不知凡几,可民女觉着这些帝王里唯有宋仁宗是最会做皇帝的。”

    正德诧异,“宋仁宗?”

    简宁抿嘴一笑,“仁宗时期名臣倍出,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韩琦,富弼,唐介,包拯,范缜,吕诲云,柳永,晏殊,曾公亮,司马光,狄青”

    简宁摇头,“还有沈括,黄庭坚,蔡襄以及程颐,程颢两夫子当真是数都数不过来了。纵观历史,何曾见哪个天子能聚集这多人才在身边?春秋时期,诸子百家,鱼跃鸢飞,各展学说;魏晋时期,胡汉杂处,士人道玄,各逞个性,气象千万”

    简宁望着正德,笑着道:“公子又何须苦恼?尽管让臣子们说罢,您学仁宗就好,将来史书上总是天子的英明,臣子的不是。”

    张永支着耳朵在旁听着,听到这里心里微微一动。这百小生学识渊博,关键很会说话,还是很少看见陛下如此认真地议论正经事呢。

    刘瑾硬将她从江南掳来,也许我能拉拢拉拢她?

    朱厚照望着简宁,久久望着,简宁被他望得心里有些发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