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都暗潮】第一百五十九章一人一桥万缗钱(第1/2页)  鹰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阳西沉,远处天地交接处霞光一片。陈副使伫立在安南堡的城头,眺望着几里外的渡口。大河水面波光流溢,在夕阳下幻化出奇异的画面。

    梁魏二朝西凭巴山,东以大河分守疆界。大河之上野渡不知凡几,然而适宜大队人马过河的渡口却只有三处,分别为白马渡、野川津、安南渡。

    其中这安南渡处在巴山余脉之地,道路依山而走,比起白马渡两岸的一马平川,算不得上佳的进兵之选。

    正因此,即使前段时间大梁军伍调动频频,此处的魏人戍卒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才让自己抓住了空隙,夺占下这里,在魏朝疆域内楔入一颗钉子。

    “吩咐下去,南桥渡口务必严密把守,不得有误。”陈副使收起思绪,对身侧的亲卫说道。

    未虑胜,先虑败。虽然陈副使有很大的把握从魏朝身上咬下块肉来,但却不敢保证魏人会否恼羞成怒,不管不顾的发起反击。所以,南桥这道退路就得保护好。

    亲卫匆匆离开去传递命令,与一个旗牌校擦肩而过。那个低阶小校上了城墙,步履匆忙奔到陈副使身前,低声说道:“大人,北国那位钦差在下面求见。”

    “看来我们的朋友想清楚了。请他上来吧!”陈副使笑了起来,扭头朝城墙一角的箭楼里走去,他将在那里等着对方。

    邬合寿在旗牌校的带领下,亦步亦趋的上了城头,跟着对方来到了箭楼中。抬头看去,南朝那位陈副使正好整以暇的品着香茗,对他的到来似乎毫无所觉。

    那个引路的旗牌校停下脚步,轻声禀告道:“大人,人已带到。”

    陈副使摆摆手,那旗牌校挪了两步,伫立到一侧。微微扬起头,对着邬合寿露出一个笑容,“啊,邬大人有事?”

    邬合寿抬起手,轻掩口鼻咳了两声,轻声道:“之前贵使匆匆离开,有些事情本官尚未来的及告知贵使。”

    陈副使哦了声,眉梢挑起,等着对方的后话。

    “贵国使团在大魏遭难,我朝上下无不遗憾哀伤。本官奉命体察内情,追缉凶犯,已在襄州擒杀数名凶嫌,特地将首级带来送给贵使,以示诚意。若贵使方便,现在即可点验。”邬合寿沉声说道。

    “只不过是些个死人头罢了,有什么好看的。既然邬大人说他们是凶犯,那肯定就是。”陈副使点点头,“这些人罪有应得,死有余辜。然而我大梁使节何辜,要受此劫难?!”

    本想要用凶犯人头让南梁人稍去胸中怒气,好为化解此事的聊做铺垫。然而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梁人的态度并未因这些刑犯的伏法而松动。

    邬御史的心再次沉了下去。沉吟了一下,邬合寿郑重说道:“贵使可知,使团遭袭乃是何势力所为?”

    陈副使怔住,望着对方肃然的神情,默然半晌,端正身形说道:“请讲!”

    作为南梁主持此次计划的主事之人,陈副使一开始就知道使团入魏境后必然出事。慧阳大师崇尚苦行修佛,多次谏言皇上禁奢靡,倡节俭。不但早就恶了皇帝,也被出入宫禁的一众高僧所厌憎。

    魏朝北疆法庆余孽复起,搅动风雨。建康朝堂意欲乘机图谋,苦于没有借口。结果在一众高僧的怂恿下,这才打起了派高僧北上调解魏朝佛徒纷争的幌子。以朝堂上不为人喜的萧侍郎为正使,带领使团北使大魏。

    暗地里,陈副使才是此行的主事之人。正使萧侍郎、慧阳大师二人都只不过是用来牺牲的肉饵。

    要知道,南北两朝,佛门宗系繁杂,相互倾轧多年。受人尊崇者出入高堂,享尽荣华富贵。不受待见的宗门,落魄寒酸,清苦难捱。法庆之乱,由此而肇始。旁系宗门高僧,贸然北上调解佛徒纷争,无疑于以身饲虎。

    然而那日使团营地遇袭时,无论从那个方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