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二章 遭遇埋伏(第1/3页)  终极潜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虽然扒了皮剔了肉骨子里他就是个特务,但毕竟挂着外交官的幌子,在上海情报圈里小有名气,过于粗俗的吐槽实在有失身份。不过,沈春丽从佐佐木石根口中得知,沃勒尔出身相当低贫,年轻时候就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在祖国饿得不行跑上海来冒险,成为租界里小管事,后来见纳粹兴隆起来,他依靠献媚行贿才混了这么个差使。

    某种意义上说沃勒尔与黄宝是一类人佐佐木石根曾经这样轻蔑地评价。当然,西方真正的外交官对他根本不屑一顾。

    也许感觉到日本太不地道,也许面对的是沈春丽中国人。最新章节到百度搜索天意文学网。也许是酒精作怪,本身修养不佳的沃勒尔再露出粗俗的一面,嘟囔道:

    “我的老朋友太健忘,当初他们是怎样祈求德国承认满洲国的现在居然在满洲国建立犹太人定居点,可笑”

    满洲国的历史沈春丽当然一清二楚,她懒得应付,只顾品酒。

    小鬼子为谋中国东北,真花了大力气。伪满成立之初便希望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结果国际联盟以44票赞成、1票弃权、1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决议,肯定中国对东北拥有主权,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粉碎了日本的美梦。

    随着世界形势变化,日本、德国、意大利的关系日益亲密,日本一直希望德国和意大利能够承认伪满政权,但进展却非常迟缓,德国对此的态度尤其令日本不满。但好景不长,纳粹党政权上台改变了这一切。德国的远东政策在两个集团间形成了角力。

    纳粹党,特别是其对外政策部主张进一步与日本发展关系,承认伪满政权以获得日本在政治军事上的支持。德国政府方面的官员一方面看重对华贸易,一方面又旧恨难消,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夺取了德国在青岛的殖民地,战后又占领了德国在南太平洋上的多个小岛,因此将“承认伪满”作为价码,向日本要好处。

    后来,笑纳了黑龙会无数好处的沃勒尔,专程回国多方斡旋,终于拿到了纳粹党上层的亲笔信。

    他踌躇满志以商人身份去中国东北,与日本及伪满方面商谈经济协定。眼看取得成功谁知后院起火,德国外交部再度重申无意承认“满洲国”,导致谈判功亏一篑。此后几年间德、日越走越近,加上沃勒尔等纳粹党徒的极力鼓噪,希特勒最终在国会演讲中宣布承认伪满。

    成功帮满洲国打响了名号沃勒尔一直认为自己对日本人有恩,日本人在他面前即使不跪舔,也得恭恭敬敬百依百顺。不料后来合作几次他才发现,这帮被香港人戏称为萝卜头的家伙根本没有信用可言,尤善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想从小鬼子手里弄好处,比杀他亲爹、强ap奸他亲妈还难

    尤其佐佐木石根,极难打交道,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躲,合作相当不顺。由此,双方的关系免不了磕磕碰碰。眼看已经后半夜了,沃勒尔喝得满脸通红,还在絮絮叨叨,完全没有结束的意思。沈春丽不耐烦,干脆站起来直截了当道:

    “沃勒尔先生,抱歉,我要先告辞。”

    耷拉着脑袋的沃勒尔已经昏昏然,老半天才有反应,抬手腕看看时间忙不迭地道歉,顺手从身边皮包中拿出一个巨大的外交专用纸袋,上面醒目的标志相当吸引眼球,他也不在意,递过来道:

    “沈小姐,请转交我的老朋友。”

    什么东东沈春丽奉命来见黄宝,并没有当信使的义务。一个披着德国外交官外衣、一个打着政经研究所旗号,彼此之间传递这类东西应该有专门渠道,怎么会如此随便沈春丽感觉很突兀,感觉不合常理,感觉不安,接还是不接

    见她犹豫,已经沉醉的沃勒尔忘记了顾忌、礼节、风度,咧着大嘴一笑,再次仰脖子干掉一杯威士忌,神秘地道:

    “请放心沈小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