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义结金兰(第1/2页)  皇出江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通伯展开大唐的地图,一幅壮丽的山河画卷映入眼帘,通伯看着重甲说道:“孺子,你看天下该如何平定?”重甲看着地图,不由得跪了下来,双手抚摸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可惜,如今却支离破碎。重甲看了一眼通伯,然后看着地图说道:“以代州为例,代北赫连铎,振武王卞,河东李克用裕王夹在中间,虽然与赫连铎王卞达成盟约,可是以裕王的领军领地来看,李玄就像赫连铎和克用口中的一根刺,同盟关系难以持续。”通伯怒喝道:“胡说八道,我北镇的盟约关系,已持续数十年,裕王乃是皇室,如今皇权危机,众藩镇唯有依靠裕王正统才可举势,哪有视李玄为口中刺的道理。”重甲说道:“如今天下的义礼已经不存在了,何谈宗室正统。天下之大,正统在长安,可田令孑一手遮天,陷害忠良,把弄朝政,自行组织死士走狗,煽动江湖人士为他所用,所谓的正统权利已经被他架空,何来义礼,天下人一定会争相效仿的。因此今天你在堂中极力劝说安大侠追随裕王前去代北平突厥打回鹘出任裕王的上将军是完全错误的。”通伯呵呵冷笑道:“如今虽然田令孑把弄朝政,可天下依旧是李家的天下,但凡有霍光伊尹,陶侃周处之类的名仕崛起,定然能匡扶社稷,裕王带兵雄起,那么安儿就是安国功臣,匡扶天下,再造盛世。”

    重甲笑道:“通伯请看,”说着就用手指着各省各州各道的区域说:“如今大唐的诟病有三点,其一,自安史之乱后,大唐的边境军队大量回收,国家的四方边境已经不安稳,人口数量剧减,天子声威不复存在。第二,大唐体制问题,藩镇节度使州牧权利过大,饲养军队,互相内斗杀伐,已经难以控制,祸乱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想单独整治中央来稳定地方,已经不可能。其三,天灾不断,难民涌现,自懿宗之后,百姓积怨太深,国库空虚无强兵可用。综合三点,若要天下稳定唯有自北向南,吞并藩镇,进而入汉中,占四川,自西向东,远交近攻,以万人敌的才干,50年,或可平定。”

    通伯怒道:“难道老夫和裕王的见解就不如你一个孺子!”重甲笑道:“术业有专攻,天下形式,通伯未必比得上我!还请通伯以后别再强人所难,如果想建功立业,70高龄的姜太公也批甲上阵,通伯也未尝不可。”通伯大怒,说着就把拐杖扔到重甲身上,安景思在背后,单手一接就接住拐杖,重甲吓得躲到安景思身后,安景思说道:‘通伯,既然是钻研通习天下之道,为何要发怒呢。’通伯哼了一声转身就走,哭喊着说:“误我安儿啊!”安景思和重甲面面相觑,重甲微笑了一下,安景思也笑了起来。

    当晚,安景思就约重甲和千秋小刀一起到后院中,望着郎朗的天空,安景思拿出一坛美酒。安景思说道:“此酒,是裕王赐给我的百年陈酿,我一直都没喝,今天你我三人就把他干了。”千秋小刀哈哈大笑:“师傅还有这等美酒,真是三生有幸啊,师傅我来倒酒。”说着就抢过酒坛子,把酒分成三碗放在石桌之上。重甲看着千秋小刀说道:“安大侠还没答应收你做徒弟,你为何一口一个师傅的叫个不停。”千秋小刀笑着说:“那只是时间问题,哪有见到我这么好的徒弟还不收的道理。”安景思哈哈大笑,重甲和千秋小刀也笑成一团。于是三人就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千秋小刀一边喝一边呢喃着:“好酒,好酒。”安景思看着重甲问道:“重甲,你本是江南十三剑阁的人,十三剑阁向来以武德大师的功夫,和剑法为骄傲,你如何不专心研习剑法而学兵家呢?”重甲回答道:“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在山上十年我无数次的问师傅,求他教我剑法,可他却总是不告诉我,只是说,剑法能杀百人而已,而兵法则万人难敌。”安景思笑道:“看来你师傅也是个世外高人。江南剑阁人才济济,当年武德大师真是名噪一时,只可惜我晚出生十几年,未能领略他老人家的风采。”说着拿起酒杯,一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