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二章:大气磅礴(第1/4页)  大秦之帝国再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扶苏曾经从无数的文字情报上和人的语言汇报中,想象过坐落在长江北岸这座城市的风貌。他亲自来到这座城市却是知道了文字和言语上的描述,根本与之自己亲眼所见是两种感受。

    且不谈那伫立的高耸城墙,与那些看上去就觉得凶残无比的城防设施,南陵城的繁衍就是当今天下任何一座城市所不能比的。另外呢,扶苏也从南陵城的建筑格局看到了很多新奇的概念,超过二层的建筑不再是阁,超过十五层的建筑也不再叫塔,只要是二层以上的都统一称呼叫楼了。

    南陵城的道路规划也是指的扶苏赞叹之一,四个方向都有宽度至少二十丈以上的四条笔直大道,除开中间被规划为主干道之外,由汉王哲所规定的交通规则也令人值得思考。

    “分开了左右人流,确实是不会再发生互相拥挤了啊”扶苏已经感概很多次。

    蒙毅和内史腾却是知晓扶苏不过是因为思绪混乱才会重复提起道路的话题,毕竟吕哲治下疆域的新交通法规早就执行了七八年,不光是南陵城是分左右道,其它地方也是这样的规则,还有什么好惊奇的呢。

    扶苏也确确实实是思绪有些混乱,他刚刚从萧何那里得知一个消息,吕哲派到倭岛的多批人员找到了一处白银矿,且听说那处白银矿的储藏量无比惊人。

    “帝国日后是要执行金、银、铜三进位经济体系,他们所说的金不是现在的那种,现在的金已经被确定命名为铜币,”扶苏长长地叹了口气:“半两钱也将面临全面的改制,以五铢钱取代。日后一千枚五铢钱等于一贯,一贯相当于一两白银,十两白银等同于一两黄金。这不是拍拍脑袋就提出来的方案啊”

    可不是吗早听说吕哲一直在储备黄金和白银,也一直在致力增加金、银、铜的拥有量,他们是清楚新一轮的货币改革必定会发生,但是从来都没有意料到改革会来得这么快。

    “单位换算。以五铢钱计价,目前秦地二十文能够购买一斗的杂粮,精粮类如大米、小麦是四十文一斗”内史腾是在问蒙毅。

    蒙毅似乎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说:“每个地方的粮价都不一样。不好估量啊。”

    是啊,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粮价,有些地方一石杂粮也就是四五百文,有些地方却是要翻上几倍。

    最直观的是什么,是黔中平原那边因为是产粮地。一石杂粮是官方定价的二百五十文,但是到了不产粮的草原边境一石可能需要至少六百文,那是因为需要加上运输的成本,并不是一样东西在所有地方的价钱都一样。

    甩了甩脑袋,扶苏满脸的苦相:“不止是要计算粮草价值,还要计算好布匹、兵器等等杂项,那要花费多少啊”

    大搬家嘛,什么东西都应该多带上一些,扶苏很清楚既然魏咎也在城南,那么这一趟过去肯定是要谈及“出走”的相关事宜。至于赵歇在场估计就是为了历史上最后的“四王相会”,此后吕哲就该称帝,选择“出走”的扶苏和魏咎估计这一辈子难再有回到故土的机会了。

    “我们拥有的黄金计二十万四千两,白银三百二十四万两,新制五铢钱二百三十四万余贯”蒙毅也是一脸的苦笑:“远远不及啊,并且之前我们赊欠汉王哲四百四十万镒金”

    这一刻,扶苏的脑袋都大了。

    秦国快速衰败,早在吕哲没有立国之前就有赊欠过粮食,随后在战马等牧畜的交易中偿还了部分的债务,不过后来因为秦国内部生产力完全断档又赊欠了更多。可以说扶苏是欠了吕哲一屁股债。

    “不能那么算吧”内史腾有不同的看法:“三郡之地要交给汉王哲,那么之前的债务不是要被新帝国接手过去吗”

    所以说军人就是军人,事情哪里是能那么算的,秦国借贷是用来维持国家体系。财务是被秦中枢使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