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5篇 巨贾买家(第1/2页)  谁动了古人的蛋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窗外,春雨纷纷。

    张乾独自在家观看拍卖会的录像。

    蓦地,传来门铃声。张乾眉头一皱,打开门控显示屏,里面出现一张白皙的国字脸,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张乾笑了,嘟囔道:“这家伙,风雨不误。”

    片刻后,客人在客厅茶台旁落座。

    张乾拿过一个润美玲珑的明代甜瓷杯,用热水缓缓淋浇一番后,斟茶及半,笑道“领导请品尝,这是中国首富都喝不到的九龄白茶。”

    领导端起茶杯清闻须臾,微微一呷,回味一番后赞道“清冽似泉,浅香如露,胜及百茗,有一览众山小的味道。”

    张乾欣然一笑,从茶匣子中取出一个荆丝编织的小罐,道“朋友送的,这罐没开封呢,既然领导喝着还行,我就借花献佛了。”

    领导连连笑道“多谢多谢”接过罐茶细细端详。

    张乾道“这是极小众的土著茶品,恐受外界打扰,包装上特匿去茶叶出产地址,只标‘九龄白茶’。”

    “噢,九龄白茶,九龄是不是地名?”

    张乾道“有两种说法,一是指九龄山,山崖下有古茶树九株,在这里采的茶称九龄茶。不过,人们更愿意认可的是第二个注释;就是每到采茶时节,村里只选年方九岁的小姑娘们上山采茶,然后在由她们揉捻炮制,故称九龄茶。”

    领导笑道“这么奇妙?不过似有雇用童工之嫌啊。”

    张乾随附着笑道“传说,都是传说。”

    被称为领导的这位姓马,曾是一家国营造纸厂的厂长。后来造纸厂倒闭了,但马厂长的架子和气势没倒,他仍习惯于颐指气使,追求存在感。在古玩行里混的人,大多眼里出气,善谋心计。既然马厂长好面子,他们便投其所好尊称马厂长为领导。

    不过马厂长确实颇有能量,五年前他开始在古玩圈做掮客,如今已混的八面玲珑,风生水起;真可谓地不分南北,人不论文儒巨贾,他皆可商洽斡旋,且能令买卖双方都很满意。

    马厂长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此刻他肯来访,定会有他所谓的双赢生意可做,张乾很期待。

    这时,张乾用遥控器关闭投影仪,笑道:“领导雨天莅临寒舍,有何旨谕?”

    马厂长从茶台旁取过一张面巾纸,摘眼镜沾沾镜片上的水汽重新戴好,慢声道:“电话打不通,估计下雨天你不会去店里,就直接来家里找你。”

    张乾一拍脑门:“罪过罪过,午休时手机调静音了,领导有事请讲。”

    马厂长道“刘大眼进去了,你知道吧?”

    张乾点点头“知道”

    马厂长沉吟一下说“刚才老吴打电话,让我转告你们,但凡是从刘大眼手里接的货都立即下架,不要在店里摆卖。”

    张乾噢一声,道“有这么严重?”

    马厂长摇摇头,旋即又点点头,轻声道“不同以往,这次带队查抄刘大眼的是市公安局的人,力度很大。要防备刘大眼为减轻罪过,张嘴乱咬。”

    张乾笑道“这个放心,我从未在大眼儿手里买过东西。”

    马厂长诡谲一笑“好好,小心驶得万年船。”

    “谢谢领导警示”张乾说着又给马厂长斟茶。

    马厂长道“乾师父,还记得那件商代青铜瓿吗?”

    张乾略一思忖,道“是去年孙大圣捐给博物馆的那件吗?我看过,那东西应该没问题吧。”

    马厂长笑道“当然没问题,不过赵馆长找过我,说那件青铜瓿的盖子在东郊四王庄出现过,后来被一个绰号叫“老三代”的商贩买去了。我曾四下打听,却没人认识这人。想请你帮忙,找到老三代,把青铜瓿的盖子买下。所有的费用我出。”

    张乾闻言沉思片刻,皱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