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0.太宫飞雪论兴亡(第2/5页)  明堂朝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出去,她已经把他从好友名单里删除了。蒙广达望着不远处小图书馆窗户里透出的灯火,还有唐宛忙碌的身影,近在咫尺,却不能说话,如果是个文人什么的,肯定能写出一两句叽叽歪歪的诗吧,可现在的蒙广达只觉得,没有任何文字可以表达自己的不爽,他不想吟诗,只想痛饮一番。

    2

    未央黄昏的天空下,铁灰色的云低垂,冰冷的冬雨淅沥沥的下着,打在花岗石的路面上,绽开一点又一点的小花。

    在雨中小跑着的安保人员,他们的头发和衣服都已湿透,仍然尽职尽责的执行自己的职务。装饰着皇室纹章的黑色电瓶车在他们的簇拥下,缓缓的驶到宽阔的台阶前停稳。

    三十六级台阶上,气势磅礴的二层庑殿顶中华古典主义建筑,是未央太庙建筑群的一部分c承载了大周皇室千年历史的皇家博物馆。尽管维持这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耗费不菲,但这里常年门可罗雀,因为它只在每年几个特殊的日子里才对公众开放,而绝大部分时候,只有皇室成员或者经过申请获得批准的世家贵族c专业学者才能造访。而令人感到讽刺的是,绝大多数皇室成员都对这里并不感兴趣,年轻的子弟们甚至笑称它为“老爷爷的阁楼储藏室”。因为唯一喜欢来这里转转的,是大周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c弘昌皇帝柴应盛。

    七十二岁的柴应盛被皇室成员们私下里称作“老爷爷”,但他浓密的头发和眉毛c漂亮的灰白色胡须c挺拔的身材和矫健的步伐,都使得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此时,他正走下电瓶车,踏上台阶,随从在他的头顶撑起一把宽大的雨伞,虽然有电梯可以直入馆内,但每次到访,柴应盛都要亲自踏过这些台阶,这是他为了表示对祖先尊重的一个习惯——即便是雨雪天气也不例外。

    “元安。”刚刚踏入大厅,柴应盛就看见自己的老友,瘦小的馆长鲁民一路气喘吁吁跑出来,于是笑着打了个招呼。

    “陛下。”对方忙不迭的鞠躬行礼解释道:“今天禁卫局没通知您要过来”

    “喔。”柴应盛说:“朕刚刚在档案馆那边和诸太傅闲聊来着。他走后,朕就想着顺道来你这里转转,没让他们通知,惊了你的驾。”

    鲁民陪笑道:“陛下说笑了。今天下雨,楚乙怎么这么有兴致还跑到这边来陪您聊天?”

    “这老东西哪里是来找朕?他是在研究景德战争的一段故事,翻故纸堆来了。”

    鲁民点点头:“对了,陛下,懿德公主殿下也在这里,下午放学后来的,我忙着来迎您,还没通知她您到了。”

    “喔?”柴应盛有点意外,但马上就露出微笑:“这外国小丫头怎么会对这里有兴趣?正好,朕好久没见她了,她在哪里?你带朕去。”

    “是。”鲁民弯下腰,恭恭敬敬的做了一个延请的手势。

    3

    柴小白站在高大的玻璃柜前,凝神看着里面一袭威武的金色铠甲。由于年代的久远,头盔上曾经鲜红的缨饰,已经几乎褪去了颜色。而在肩头和胸口的蟠龙雕刻图案却仍有残留的鎏金,在柔和的射灯照耀下,泛出微微的闪光,好像在讲述它曾经的华丽和荣光。

    标牌上的粗体字是“穆宗庄皇帝(2004一2029)御用铠甲。”

    他只活了25岁,在临州城下与忽必烈同归于尽的那一战中,他穿的显然不是这身铠甲,因为那铠甲早在炮火中和他的躯体一起灰飞烟灭。从过多不实用的繁复花纹来看,这身铠甲更像是宫廷检阅仪式中的装饰性穿着。

    自从读过《国家历史》上那篇文章后,柴小白就不可遏制的想了解关于这位遥远祖先的一切。她的手指轻轻触碰着厚重的玻璃,额头紧贴在上面,仿佛这样就能与他心神相接。她是如此的入神,以至于不知道有人悄悄的站在自己的身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