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人面桃花相映红(第1/2页)  鸾翔九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昔年,楚国太祖皇帝出身布衣,先朝厉王横征暴敛,民怨纷起。当时太祖皇帝引领义军揭竿而起,号称新军。征途漫浩艰苦,幸得纯懿皇后不弃,一路相伴,更在当年临城一战时,舍身为太祖皇帝挡住流矢。虽无性命之忧,却也自此不能受孕。

    此时的太祖皇帝与纯懿皇后已有一女,单名一个落字,时年已有十五岁。

    大楚建国之后,太祖后妃仅有皇后一人。虽朝中多有为楚皇纳妃之声,皇后也是善意相劝,望太祖顾及子嗣。然太祖回之:“吾此生得纯懿足矣!”

    一年后,纯懿皇后薨。

    朝堂之上,谏喻太祖重新纳后妃的呼声再次袭来,一时之间,皆是皇嗣与江山之言。太祖震怒之下,敕令再言及此语者,上至百官之首,下至匹夫百姓,皆以九族相诛。同时昭封皇女楚落为皇太女,以继帝位。

    一时之间,满朝哗然。

    三年之后,太祖忧思而薨,皇太女楚落继位,改年号为丰元,是为楚元帝。这便是楚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

    元帝在位四十七载,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一度走向楚国历史上的顶峰时期,世称“丰元盛世”。

    而第二位在位者,便是如今楚王的养母,已故的慈仁皇太后。当年楚王年幼,即位之初,还是三岁孩童。朝中臣子皆上书太后,易居帝座,待陛下可理朝政之时,再传位皇帝。而慈仁皇太后正言相拒,道:“此乃楚姓江山,旁人岂可觊觎?”

    最后无法,慈仁皇太后与幼帝同时临朝,朝中大事皆细细讲与幼帝听。九年间,楚国又走向了元帝之后的又一个高峰。

    皇帝十二岁晚宴之后,慈仁皇太后于皇庙出家,结束了为时九年的临朝称制的经历。

    这,便是楚国历史上第二位掌权者。

    女皇和慈仁皇太后在民间声望极高,因此,楚国皇女继位之制也是广为百姓认可的。更有甚者,言女皇会让楚国走向繁昌盛世。

    而如今的邓皇后,便是打着这样的主意。

    千华乃是皇后嫡女,又是皇长女,无论立嫡立长,在她看来,继承大宝皆是无可厚非。而且晟昭帝偏宠长公主是出了名的,事事依顺,而且千华芳龄十七还不曾议婚,在皇后眼里,这些,都是立皇太女的征兆。

    然而千华心中却并不认同。

    当年元帝之所以能够荣登大宝,并非是那样的简单。

    首先,在子嗣方面,太祖只此一女,又无同姓兄弟,皇位无人继承,才落到了元帝头上。而且纯懿皇后母族皆亡于战乱之中,无外戚觊觎帝位之嫌,当年与太祖皇帝打下江山的人,皆是忠义耿直之辈,自会悉心辅佐元帝。然而父皇如今有两女四子,自有皇子以继大统,更何况自己又有一位官居高位的外祖父,父皇难免不会担心权柄落入他人手中。

    其次,太祖皇帝征战四载,期间纯懿母女皆是随军,元帝耳濡目染,对军中之事天赋异常,当初常衡c兖州c堑虎山三大战役的奇胜之招,皆出自元帝,此事连当时的护国大将军都是连连称赞。纯懿薨后,在太祖授意下,见习朝政三载,是以登基之后,处事如行云流水,得心应手。较之元帝,她只是一个养在深闺之中的娇气公主,兵法军事虽然老师在母后的授意下也曾教导,却也无斥于纸上谈兵。空谈误国的道理,她又如何不明?

    再者,最主要的是她明白,父皇是不会让她坐上那宝座的。个中原因,只有她自己明白,而她虽然一心想要楚国强盛,却也并不认为自己有那样的能力,是以,也从来不曾往那处去想。

    然而这些话让她如何告诉母后?这些年来,自己无人求娶,或许有父皇的宠溺在,然则更多的是母后的主意。

    今日听闻红玉此言,心中自然是欣喜的,早早脱离母后强加给自己的生活轨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