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初学武艺(第1/7页)  双剑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婆婆走后,王充一个人生活在茅屋里,没钱就上山打柴换钱。虽不至于饿死,但他心里空空的,感到很孤独,生活没有了色彩。

    一天,他经过一家酒楼时,听到有人在吟诗,那人似乎有点醉了,唱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王充很好奇,杜康是谁,杜康是不是真的能解忧呢?

    他一路向人们打听,人们听了都笑着说道:“小伙子,杜康不是人,是一种酒。这句话是三国时曹操说的,意思是:喝杜康酒能够解忧!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喝酒能够解忧愁!”

    王充并不知道曹操是谁,也不知道三国是什么时代,但他想,既然大家都知道曹操,这个曹操肯定很出名。很出名的人说喝酒能够解忧愁,那肯定是能解忧愁的。

    王充听罢,来到酒楼,取了些钱打了点酒。他回到家,放下斧头和绳子,在杯子里倒了点酒,放到嘴边抿了一小口,觉得又呛又辣,接连咳嗽了几声。

    刚开始的时候,王充只是每天抿一小口,渐渐的适应了酒的味道。慢慢的变成了每天一大口,再后来就每天一小壶酒了。

    王充学会了喝酒后,他每天都会将打柴的钱拿些许出来打一壶酒回家,坐在石桌上慢慢的喝。有些时候,喝了酒,有些醉意,感觉心里有些话憋着难受,他就对着院子里的花儿诉说。

    有一天,他又上山去打柴,下山时,遇到了那只他曾经救过的小狐狸。小狐狸见到他并不害怕,而是显得很开心。王充忙放下担子,将小狐狸抱在怀里抚摸它,小狐狸则乖巧的依偎在他怀里。

    从那天以后,几乎每天,王充都能在同一个地方遇到这只小狐狸。于是,王充总是会对着小狐狸诉说心里的不快,尽管小狐狸不能说话,但憋在心里的烦闷说出来也就好多了。

    久而久之,他们渐渐成了好朋友,王充亲切的称小狐狸为“小可爱”。王充不开心的时候,就和小狐狸自言自语的说说话,小狐狸也会隔三岔五的叼几只兔子放在茅屋外的石桌上。一开始,王充还好奇是谁将兔子放在这里的,渐渐的王充就明白了,这一定是那只小狐狸弄的,也就见怪不怪了。

    就这样,王充隔几天就能吃上一顿兔肉,小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也不知过了多久,王充愈发消沉,每天喝的酒越来越多,整天醉醺醺的,上山打柴的钱根本不够买酒喝,他索性不去打柴了,没钱的时候就跑到大街上往地上一坐,面前放个破碗,一坐就是一天。一天下来,能收到不少钱,足够他买酒喝。

    而每当那只可爱的小狐狸将死兔子放在门外,王充也不再将兔子炖着吃,而是拿到集市上,换成钱买酒喝。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王充日渐消瘦。可他全然不顾,除了喝酒还是喝酒。

    这天,他又到街上讨了些钱,他看碗中的钱差不多了,就抓起那些钱,收起破碗,径直来到酒楼,打了酒,一路走一路喝,直喝的烂醉如泥倒在路上。

    路上的行人见他醉倒在地上,都叹口气说道:“唉,小小年纪,就天天醉成这样,他这辈子算是完了。”

    “可不是嘛,听说前不久金镖侠洗劫了他家,婆婆被打成重伤,不久撒手人寰。从此,他就每天都喝得烂醉。”

    “唉,可怜的孩子,走走走!”

    这时,一骑快马飞驰而来,对王充视而不见,也没有勒马的意思。眼看马蹄就要踩到王充身上,说时迟那时快,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人,一个箭步冲到王充身边,抓起王充滚到路边。那马背上的人骂道:“不想活了啊!”一边骂一边扬长而去。

    在旁的行人看到了都一声惊呼,为王充捏了一把汗。那人也很生气,用手将王充夹在腰间,往城外走。人们纷纷议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