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八十三章 日渐繁荣的瀛洲城(第1/2页)  战辽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瀛州城。≥≈≤=

    经过一番短促却残酷的大清洗后,济州岛,哦,现在应该叫耽罗岛上呈现出一种异常的繁荣来——岛西一州两县的官绅大族在瓜蔓抄中几乎被一扫而空,而他们的土地、财富乃至女人早就通过某些规则或是潜规则重新分配给了岛东明人或是亲复辽军的耽罗人手中。

    对,就是耽罗人!

    这是大清洗带来的意料之中的惊喜。利益,从来都是获取忠诚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大把的土地、浮财撒出去,岛民们如过江之鲫般挤到新衙门里领取地契、田契,不知不觉中便由早捆绑在明人战车上的官吏们洗了脑,成为了新朝最忠实的拥趸——现在岛上己再没人敢以朝鲜人自居,至少在明面上是这样。

    大清洗带来的另一个收获是数量庞大的“劳改营”——数千执迷不悟的朝鲜人被投入其中,用劳动来改造他们那颗不服王化的心。

    劳动力的充沛使得耽罗岛的建设度陡然提升——青石铺就、宽逾五米的自日升码头至瀛州南门的大道原本预计还需三月才能修完,现在多了这些朝鲜劳役后己全面完成;黄土垫底、上铺碎石的从济州东门到瀛州西门的马道原本计划在半年后才可能打通,现在也就还差三里多地就要合龙了;甚至就连遥遥无期的南部通道——从瀛州城向西南连通旌义县,再向西直抵大静县——也都开始平整土地、开挖地基了。

    道路通畅让原本有些空落落的瀛州城迅繁荣起来——漁民们捕捞的各色海鱼、海女们摸上来的珠蚌海参、牧民们携来的毛皮风肉乃至汉拿山出产的桔柑山货,纷纷流向了耽罗王国这个崭新的府。

    除了贩售货品,更加吸引耽罗民众的推瀛州城中央广场上的“淘宝百货”。这座占地极广宛如迷宫一般的回字形三层“高楼”自打亮相之日起便赚足了眼球——重檐叠嶂的门楼高约数丈,两个角上长长的飞檐斜刺天际,直欲飞去;宽达水儿的紫檀木打制,装在底部的木槽中可以拉动折叠起来;大门两侧各有一溜儿幅面巨大的玻璃墙,站在广场上就能把里面看得清清楚楚;进到屋里更是到处都是玻璃——窗户再不是纸糊的了,全是明亮通透的平板玻璃;大多数柜台上也镶上了玻璃,不用拿出来便能将货品看个仔细;卖成衣的地方更有能将整个人装进去的巨大的玻璃镜子,让小媳妇大姑娘们流连忘返……

    在这个巴掌大小玻璃镜子就能卖上百两银子的时代,淘宝百货这么“浪费”玻璃简直让人眼红到了狂的地步——早在修建的时候便有人探头探脑,及至开业那天,偌大的中央广场被挤了个水泄不通,有些人甚至是从岛东大静县赶了一天一夜过来,就为看一眼玻璃堆砌起来的房子是个什么样!人多是多,可敢往里迈步的却没几个——那么多宝贵的玻璃万一碰坏一两块,全家卖干净也赔不起呀!

    为这事儿淘宝百货那些身着统一制服的伙计们没少费劲儿,口水都说干了总算把人请了进去;进去后所有人都长长得松了一口气——店里最醒目的地方便是卖玻璃物件的地方,价格也是惊掉了人的下巴:镶嵌在木柄上可以随身携带的玻璃镜子,不过区区二两银子;即便是稍大一些、可以放在梳妆台上的,也就十两银子;最让人心动的是那种一尺见方的透明玻璃,一块居然只要区区二百文!怪不得这淘宝百货敢这么“糟蹋”,原来这玻璃并不贵嘛;明水洞的富家子弟不用说,早就开始盘算好好丈量尺寸,把家中那半透不明的纸窗户全换了;就连刚分了土地浮财的耽罗乡民们也掐起了指头,换窗户不敢想,买块回去镶在堂屋里也多了一分富贵气不是?

    除了玻璃,淘宝百货其他柜台里的货品也让人怦然心动:白花花的精盐堆得小山也似,可比济州城原先的官盐品相好得太多,而且一斤才五个大子儿,比官盐足足便宜了九成;铁质农具更是让乡民们爱不释手,不管是锋利的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