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八章 步步为营(第1/2页)  战辽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里是水山,距离日升村约有十四五里……也就是六到七千米……沿途大多是草原,树林几乎没有,灌木也很低矮……柳家大宅便在这儿——水山东北,他家的院墙分为两部分,内院院墙高约丈许,呃,3米多……外院比较低矮,也就一人来高,都是夯土的,但范围非常大,几乎把整个水山以及水山西北面一大块地方都圈了进去。·”

    牛岛城寨中央,新建好的议事大厅里,七八只鱼油火把将宽阔的大厅照得亮堂堂的;复辽军各部的主要负责人——三个哨的哨长以及大多数队长,葛骠、杨地蛟以及新晋的几位船长悉数到齐,都在安静地听着赵海介绍柳家的情况。

    “根据俺们几个小组的观察,水山山着,他走到了那张简图前,一边端详一边说道,“俺认为。俺们就该用孙督师对付鞑子的那一招——步步为营,一点点逼过去!……俺们复辽军,但凡有了营寨做依托,朝鲜人的骑兵根本就啃不动!”

    他点了点简图上日升村东边一个点,“从这儿登6,半个晚上就能立起一个营寨……站稳脚跟后,趁着夜晚再往前挪……每次挪出去两三千米,十日之内俺们就能抵达柳家大宅了。·”

    他这番话楚凡听得耳熟,细细一想,这可不就是真实历史上洪承畴救援锦州的路数吗?

    1641年。皇太极兵围锦州,洪承畴率吴三桂等八总兵共计13万人往援,从宁远到锦州一百多里地,足足走了三个月!

    洪承畴所用的。便是步步为营的战术,最终进至锦州城南乳峰山;可惜八总兵貌合神离,当八旗兵掐断其后路时争相逃命,把大明最后的本钱全葬送在了松山!

    复辽军不是明军,自己也不是洪承畴,楚凡相信庚字哨和丁字哨绝不会溃散!

    更何况。自己手中还有一个大杀器。

    想到这里,楚凡点点头道,“就依仲文所言,咱们步步为营,碾压过去!……沈腾、陈二蛋,你俩下去就开始做动员……告诉战士们,这次是为庚字哨死难的兄弟们复仇!必须要让朝鲜人血债血偿!”

    二人站起身来挺直腰杆大声应是,沈腾接着问了一句,“公子,啥时候出?”

    楚凡默算了一下:庚字哨还剩两个小队一百余人,丁字哨有一百五十多人,两哨加起来共26o人,可以排成8o余人的正面;两人之间按一米算,就是8o多米,布置蛇形铁丝网就该是个12o米乘1oo米的长方形,所需铁丝长度大约在4ooo米左右;一前一后两道铁丝网就需要8ooo米,再加上尖刺所需的铁丝,至少需要1万米;加班加点干的话,5天时间怎么都够了。

    “五天!五天后登6济州岛!”算好后楚凡回答道。

    他话音刚落,肖嵴站了起来抗声道,“公子,俺们癸字哨也是复辽军!凭啥留俺们在牛岛?”

    癸字哨真正开始训练才2o多天,刚刚才开始进行射击训练,很多兵连鲁密铳的装填操作都还没完全吃透,所以楚凡和刘仲文一开始根本就没考虑他们参战。

    现在看到肖嵴主动请战,楚凡和刘仲文低声商量了一会儿后,决定还是带上癸字哨——虽说都是新兵蛋子,可守着寨墙放放铳总没问题吧?更重要的是要说什么地方最锻炼人,还得是真刀真枪的战场,拉上战场打一次,比蹲在牛岛练上两三个月都强!

    布置好以后,楚凡就一头扎到了拉丝工场里,盯着拉制铁丝——三套拉丝装置都已齐备,一根软钢棒能拉出8米的铁丝,1万米的铁丝就需要125o根软钢棒,而王登海手上只储备了一百多根软钢棒,所以制备软钢就是成了头等大事。

    所幸陈尚仁已经从釜山回来了,同船带回来了近万斤生熟铁料,原料倒不成问题。

    于是岛上其他口的人力全抽调到了钢铁组,王登海又竖起了两个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