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南北军工竞赛(第1/2页)  天下明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一轮的大明帝国国内造船工业竞赛开始了。这也掀起了欧洲工业强国再度对潜水艇的全面研究。明帝国视乎在起着主导作用。也就是全国的军工竞赛让明帝国的工业发展飞速。

    喜欢创新的温岭船舶厂通过翻译外文得知了英国人威廉伯恩的潜艇理论后开始着手制造。最早的潜艇是1620年制造的靠人力推进。很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

    温岭船舶厂这个全国前10的船厂似乎有些力制造不从心。

    潜艇计划在温岭船舶局的办公楼中请了各大自己旗下的船厂商议。最终以失败告终。计划废弃3天后全国第一的设计局龙都设计局向温岭船舶递交了一份设计图。

    有图纸了那技术呢?全世界造船技术最硬的公司是北方机械船政局,他可是造过百米巨舰。温岭船舶的老总向北方机械船政局发出了援助。北方机械船政局拒绝了合作。山穷水尽之时全国第3世界第一的南京宝船厂,号称世界第二国内也第二的天津船厂向温岭伸出了援助。北方机械船政局也当然不会放过造潜艇的机会。北方机械船政局或许会比温岭快。北方机械船政局有顶级的技术人员,加上在北方的势力。飞龙设计局,华夏设计局,大秦设计局都可以向船厂提供图纸。动力。北方机械局,天津机械局,关宁机械局都可以为其制造最新的蒸汽机。

    相比之下,温岭有图纸有技术,实际上没有那些船厂的支持温岭也可以制造,但是温岭缺少可以合作的机械局。其实说北方机械船政局占势欺人也不过分。因为明帝国百分之80的大型军舰都是北方船政局的。加上朝廷给他们撑腰

    南北开始工业竞赛。谁都想先造出潜艇。第一既不是北方机械船政局也不是温岭船舶局,而是位于上海的江南黄浦船厂。(明永平6年将青浦为上海)江南黄浦船厂排名还不到前30。也就是潜艇让江南船厂走上了国内第六的位置。

    江南船厂的潜艇

    崛起号

    长6米宽3米

    动力系统人力。水下通过手摇螺旋桨前进

    可载7名水手

    最大潜航深度6米。

    氧气通过上浮到海面将空气吸入一个氧气罐中。

    下潜打开密水门,水会流进牛皮囊中。

    上浮将牛皮囊的水排出。

    有太多技术没解决

    北方机械船政局的北方号

    长7宽3米

    动力系统。在潜艇两侧有轮子,通过摇动里面的摇杆来前进,转向折把车轮一个往前一个往后。

    可载9名水手一名军官

    最大下潜深度10米

    下潜原理和前者一样。

    氧气方面北方机械船政局用了3根12。8米的管道来循环空气。内部有个手动发电机。那管的顶部有个向內吸气的螺旋桨。几乎完美的潜艇。

    温岭的没什么特别的和北方机械船政局的差不多不过是北方机械船政局比温岭船政局早了3个小时下水。

    最终计划全部取消。技术有限很难做到不用管子来呼吸。军用没有什么隐蔽性。名用成本高而且用来干嘛。

    很多计划造潜艇出门名的船厂也都直接放弃了。

    而且目前大明皇家海军高级军官认为潜艇即使隐蔽性好也不过是一些小国的偷袭把戏。他们还高调的宣称发射一枚水雷就搞定了。军方的确小看潜艇的能力。但是船政局也造不出高性能,高安全,高效率的潜艇。

    欧洲还在设法改进。大明帝国国内基本已经放弃了。北方机械船政局一直在研究潜艇,飞龙设计局,天津设计局,关宁设计局都在为北方机械船政局设计先进的潜艇设计图。其他船政局都放弃了。北方机械船政局会成为世界第一的船厂也就是因为不放弃任何一项计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