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益州条约事迹记略(上)(第1/2页)  玄世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这次益州的谈判,联军各方都有了心理准备。

    蜀国一向闷声不响,当朝蜀帝刘启在位已十余年却是和中原各国老死不相往来。别说是正式的外交使者团队,就是边界驻军都是神出鬼没,和邻国毫无交流。

    谁料这一任蜀帝居然出了奇的难对付,无论是哪方面都做的张弛有度,让人难以下手。

    谈判的地方,是益州最古老的一处建筑。上古时代巴蜀王族留在益州这座古城里的一座临时行宫,虽然已经有千年历史,损毁破旧的地方也不少,但是基本却依然完整,而且古朴大气,看起来很是肃穆。

    蜀国一方和联军一方就在行宫大殿,分列左右,挨排排坐下,坐在谈判桌的两边,互相打量。

    联军一方不用说,主要谈判的人自然是那些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人——六国将军,七大名门的人却是只有一个繁嗔和一个暮夕在,其他无人都不知去哪了。六国将军中,以白起和陈锦奇坐在中央,袁重铭、应龙在旁边,言晟德和季黎在最边上,显然最没有发言权。而繁嗔和暮夕坐在第二排,想来是修行者一方的代表。

    而蜀国一方,主要谈判的是邓芝、费祎和秦宓,其他一些蜀国很有名的贤臣都在帝都主持政事。

    蜀帝却是在谈判桌的旁边,和三个主谈人隔了一小段距离,不知道是想旁观还是想亲自上阵。

    “阵势已经铺展开了,我们就不多说废话了,直接开门见山吧!”白起看了一眼蜀国一方的谈判主事者和蜀帝,说道:“据阴阳阁可靠线报,元宗邪道全体驻扎于蜀国境内。蜀国上下军民之情不报,且与元宗关系苟且,此其罪一也;秦国军队南下,巴蜀不知死活负隅顽抗,致使秦国伤亡惨重,此其罪二也;元宗乃天下之敌,逃窜无踪而蜀国知情不报,态度消极,不思将功折罪,此其罪三也;我联军行进途中,发现各路城池皆有兵马,刀剑出鞘,弓弩上弦,城门大开而伏兵在内,意欲图谋不轨,此其罪四也。四条罪状,皆为事实,你们巴蜀不知何解?”

    蜀帝冷笑一声,没有多说,只是旁坐不语。倒是蜀国主谈三人相视一眼,一向以辩论著称的秦宓说道:“将军骁勇善战,武力盖世,不想诡辩栽赃也是拿手好戏。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将军所陈四条罪状,实在荒唐。我蜀国之数千载以来,不图侵占,只愿自保,岂会不知好歹,以西南两川对抗整个中原?将军及联军各国不是傻子,我们蜀国当然也不是嫌命长的傻子!”

    应龙有些冷笑看了看白起,问向秦宓,说道:“那么白将军所陈罪状,你倒是解释看看。”

    秦宓说道:“罪一者,我朝陛下在侧,其嘱咐邓芝所付国书中已经说明,所谓巴蜀与邪道狼狈为奸一事实为误会。看似如此,实则暗有隐情。普天之下,中原七国内多少都有强大的修行者,唯独我巴蜀与许国没有。许国有允城王,培养了大批精锐,我们蜀国就不行了。两川地寡民稀,莫说修行者,就是军队数量都可算是七国中最少的。面对元宗,我等无力反抗,无可奈何。”

    “其罪二者,并非我等不识好歹。数月前,秦国大批军队集结定军山,过子午谷;又黑龙重甲万余铁骑兵临剑阁,不宣而战。我蜀国当然要奋起反击。秦国不说缘故,我等自然也就认为这是一场侵略战争。”

    “哼。”白起闻言,冷哼一声。

    秦宓不为所动,继续说道:“罪三者,元宗既与我国是敌非友,且我国处于被动,元宗之去向我等自然难以察觉,更不知其细节。而罪四就更加是无稽之谈了。古人云,身在其位,则谋其政。我朝陛下当思治国,我等朝臣当思为民,我朝将领当思御敌,我国士兵当思守土。联军责问征讨,我国让开门户,秦国久攻不下的葭萌关大开,联军数万军队长驱直入,我朝陛下于益州出城相迎,此为何?乃是我蜀国之表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