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 墨门发难(第1/2页)  大话秦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嬴过回秦之时,齐国阳翟的神农大山中有了新的动静,神农大山乃墨家总院所在,号称天下第一壁垒,纵有千军万马也攻不破此处的险关要隘。

    初冬时节,午饭刚过一个时辰,墨家总院的茫茫山林就暗淡下来。

    墨家第八任巨子禽滑厘此时正坐在总院堡垒最深处的尚同坞中,翻看着上一任巨子留下来的典籍。

    尚同坞一般是巨子和众弟子们商议大事的地方,所谓“尚同”,就是崇尚意见同一。见诸实践,就是追求思想统一。墨家上下都信奉老巨子的十大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尚贤、尚同、敬天、明鬼、非乐、非命。老巨子墨翟不仅一生秉持这些主张,而且一生也是这样做的。

    传闻中,老巨子墨翟不娶妻,不生子,布衣赤脚,粗茶淡饭,自耕自食,风餐露宿,带着弟子们精研学问和脉术,常常奔走列国,教导万民百工之术,传授各种民间脉术,制止强国对小国弱国的刀兵欺凌。老巨子墨翟从来不为名利所动,学识和修为更像泰山北斗一般在天下屹立,名振列国,万民景仰。而后修成神隐,归于天界,位列后神。

    老巨子墨翟的巨子之位向下传了八代,才传给现在的墨家首徒禽滑厘,禽滑厘虽然没有上几任巨子的名气那么大,但其秉承师传,刻苦修行,如今的修为和学识也是战国天下屈指可数的几人。

    正在禽滑厘思考着上任巨子留下来的一套精妙脉术时,参加过青蓝武会的墨家内门弟子冯笛带着墨眉走进尚同坞。

    禽滑厘看了一眼冯笛,将手中的竹简放下,肃然说道:

    “秦国最近因为变法而连连,墨家三十年藏剑封刀,就是在看天下变法。秦韩齐三国同时变法,唯独秦国杀戮危害最大,渭水大刑一下杀掉七百多人,残忍血腥无比,我墨家就先从秦国下手。”

    冯笛微微一愣,疑惑道:

    “从秦国下手”

    禽滑厘面色肃杀,从长袖中取出巨子令交给冯笛,并接着说:

    “秦国起于戎狄,长久征战,本多暴戾之气。若变法,杀戮过甚,其国必然会走上邪道。就由你挑选内门修为高强的弟子潜入栎阳,取下卫鞅首级,并将嬴渠梁擒来墨家总院,按暴君古刑处置。”

    “弟子谨遵巨子令。”

    说完,冯笛拿着巨子令快步走出尚同坞,召集内门众弟子,准备对秦国发难。

    此时的秦国变法正处在顺风顺水的时候,秦公嬴渠梁铁心撑持卫鞅变法,公子赢虔深明大义,也是全力支持,两位赢氏部族最高掌权者最为变法后盾,致使新法能够令行禁止。

    变法之初,盘结在雍城的孟西白三氏族人暗中操控,抢水抗田引起大规模流血私斗,卫鞅一人顶住全国压力,死谏秦公,渭水大刑斩杀抗法者七百多人,震动天下。

    自此以后,秦国氏族噤声,以两朝老臣为首的上大夫甘龙党羽,一直是变法的最大反对者,也纷纷被秦公削去实权,将这些顽固不化的人尽皆排除在变法的门外。

    嬴过回秦之时,左庶长正好颁布第六道法令,废井田,开阡陌,取缔氏族封地归为国有。

    这一道法令下来,可真的是动了老氏族们心头肉,迁任太师职位的甘龙第一个不答应,而他的学生,时任太庙令的杜挚更加痛心疾首,因为他不仅被削去掌管府库的中大夫之职,没了高官厚禄和贪赃黑钱的门道,如今又被卫鞅新法夺去封地,也就说他现在已经被搜刮的干干净净,他自然不答应。

    变法的本质,用老太后的话来说,就是新旧两摊咬死仗。

    而这新旧两摊便是,旧党老太师甘龙,太庙令杜挚,长史公孙贾,新派秦公嬴渠梁、公子虔,老太后和卫鞅。

    在秦国,自卫鞅变法开始,官制虽然还是沿袭秦献公留下来那一套,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