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A市(第1/2页)  回想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中国的广阔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城市。不管是人人都知道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有数不清的小城市。我的家乡a是就是这样一座小城市,也可以称之为三线城市,至少在我小时候它还是个不出名的小城市。

    这里的不出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如果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等好的方面来说,a市自然是排不上号的;如果按照gdp的总量少这一标准来排列的话,a市仍然也排不上号。除了a市本地人和省内的人之外,外省的人大部分是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城市存在着的。

    我出生于1994年,在我对90年代的记忆中,也就是我上幼稚园的时候,a市的路上几乎看不到汽车,如果谁家里有辆摩托车,这可以见人就吹,说我的这个摩托车是我花了多少多少钱买来的,好看不之类的话。自行车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大街上满是骑自行车的。如果你家里有辆汽车,不管是什么牌子的,汽车性能如何,只要是开出去,绝对会被人投以羡慕的目光。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单单从我的所见所闻来看,我认为我的想法是对的。

    我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在那时的我来看,住房虽然不是顶级的,但也不是太寒酸。48平方米的面积,虽然冬天没有暖气,取暖要自己烧煤,因此每年冬天都要买煤来烧。夏天屋子潮湿,各种各样的我不认识的昆虫便霸占了厕所,墙壁等有一点潮湿的地方。父母的收入也不多,甚至是到了捉衿见肘的地步,父亲没有什么文化,据他自己所说,自己在上初中的时候英语曾经考过3分(满分100分),甚至说我们班里还有两个考0分的,一个考1分的,2个考3分的,一边说着还一边笑,我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勇气。初中毕业之后就去了当时我们区里面的技校,几乎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都会被送到这里,说是学习,其实就是混日子,这个学校现在还存在着,可以说是跨越了半个世纪!从技校毕业后,就去了当时a市市政府所在的区(以下简称b区),b区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各方面比我们区好得多。在a区待了一段时间,又回到了家乡。之后我不太清楚了,他也不愿向我透露太多的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我只知道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工作,靠政府的失业金和母亲的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后来找了个工作卖机器,把机器卖给中国人,这一做就是将近20年,积累了一些和客户谈判的技巧。但是我觉得他着重强调的很管用的一招就是送礼,在成交之前给客户送点礼物,这样客户就有很大程度上会选择你,这一招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相对于父亲来说,母亲的命运是比他稍微软和点的,虽然小时候也不太爱学习,但是起码上了个电大,那时学校毕业之后包分配,就被分配到了服装厂的财务科,从此学了会计。不久之后,服装厂破产,又通过走后门去了中国两家大电话公司中的一家去工作(这里我就不说是哪家了,估计大家都能猜到),但这个并不是高大上的工作,就是前台接待。几乎每天晚上都加班,晚上回家要8点多,周末几乎不休息,除了新年能休息几天,其余时间就呵呵了。再之后由于受不了电话公司残忍的工作制度,就又辞职了。再一次凭借走后门和自己学会的一点会计知识进入了税务师税务所上班,这一干就是大约20年。一开始的工资是300元一个月,虽然那是在21世纪初,但是这个工资对于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之后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工资越来越高,最后达到了2000余元,还兼职帮其他企业做着账,每月还有2000多元的收入。本来可以一直这么下去,但是在近几年,很多有背景的家庭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工作,因为虽然工资低,但是稳定啊。事务所的老板没有办法辞退ta们,虽然ta们什么都不会做,也不愿学习,但是还是要照常给ta们发工资。这就导致了给老员工的福利越来越少,过年过节分得东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