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90章 帝国霸业的原因(第2/4页)  第一日不落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早在穿越众的势力伸展到整个东亚之前,穿越众出品的精美纺织品和品牌就深入西亚诸多穆斯林部族了。而在正式的打开国门。容许所有盟国和友好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居民通过考试就能到帝国本土大学留学的学生签证制度公布之后,帝国的买办力量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飞速的壮大起来。有钱的富裕家庭子弟能成为帝国的优质买办候选人。没钱但是聪明的穷人家庭也能通过获取奖学金读完大学,成为帝国的忠实簇拥者。各国的宫廷自上而下的中国风也是被这种软实力的先进制度所影响的结果。

    既然发展这么省力,那么穿越众一拿出这个时代还没有的商业技术,自然就更加惊人了。能够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统一的度量衡与价格的唯一存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一落户新京,穿越众自然而然的就得到定价权和无穷的影响力。近现代的货币与银行信贷体系的威力更是无穷无尽,取消实物税,实施单一的货币税这一项就让帝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的门槛,脱下了小农经济的外套,废除人头税和农业税更是解下了小农经济的枷锁和农村的家庭绝大部分负担,将内需扩大了几倍。

    学习计划经济的精髓,搞出来的全国道路网络复兴计划高速公路和高大上的村村三通一平计划通路或者岛屿通航、通邮、通商、居住生产在平地上,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的居民点全部废除拆迁到平地上。这个计划和水土恢复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计划同时进行更是提供了无限的商机和订单。对于深得没有订单也要制造订单手段精髓的穿越众来说,这根本不是事。

    产能过剩永远不可能出现在这个世界。微观的企业级别的商业技术和宏观的国家层面的经济制度融会贯通最大的难点就在人才二字上。所以穿越众一来新时空就放下一切搞教育。打造高效率的团队要从娃娃抓起,花钱买和用官职买是买不来的。

    近乎无限的上升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旧时空无数大神的心血被穿越众浇灌给学生之后,这个特殊的阶层迅速的抢夺了所有大宋帝国阶层的话语权。

    毕业后当官的有直接和皇室宰辅直接对话的穿越众的支持。都是火箭干部;毕业后从商的有开外挂的穿越众提供无限的资金、货源甚至完美的渠道和售后,傻子都能当商业钜子;毕业后种田的都能成为庄园主和种植园主,成为旱涝保收的辰基集团供货商,富比王侯只是小意思;要是毕业后搞技术研发,那就大发了,不仅仅能得到全球最好的软硬件的支持和充足到死的资金,还能得到来自穿越众的指点。要知道穿越众一句话顶的上一个研究所一年的工作量,能让无数人累到死的弯路就能轻易的避开,出了成绩还没有人抢功。拿奖金能拿成富豪,要是成果能商业化那就更是一夜暴富了。

    不管是修有形的路还是无形的路,穿越众都是高手,投资收益绝对远远超过任何资本运作的利润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政府掌握在他们手中。这些有形的或者无形的路都很难在直接账目上看到收益。但是间接的关联项目就海了去了。投资一个文盲变成大学生大约需要2000元的教育垫付费用。在此后的一生当中,政府从这个大学生的个人账户多收取的个人所得税和岗位创造的财富与关联产业岗位收取的税收千百倍于投资收益。道路和铁路的收益也是一样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给线路上的每个居民点都带去了无数的商机和岗位,这些经营者每年维持和创造的岗位与税收都是交通建设与维护投资的好几倍。这种生意就是亏本的也合算,更何况并不可能亏本呢政府的税收和支出都是统一的,没有分税制的弊端,所有的税、费、罚金和投资收益全部收到财政部,再经由参议院按照各地各部门的预算审批拨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完美的民族复合体。虽然大多数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农业民族的朴实和勤劳等美德,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