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亩产万斤的前提(第1/2页)  第一日不落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力学研究所所长说过,亩产4万斤是可能的,我们在没有补全基因科技树前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最高产的红薯在脱毒注1后第一代的亩产也就是10000斤,你觉得要是外人知道我们有亩产万斤的神物,后果会是神马”孙昌问新到的西南种业公司生产主管范纶。

    “不会有外人知道,我们出售的种子没有一粒可以产出超过现有同种作物一倍以上的可能。现在最高产的占城稻也才亩产400斤,和我们试验田里面的杂交水稻的亩产900斤不可能相提并论。

    目前在我们的试验田和合作伙伴的掌握地区来看,产量的高低依次是红薯试验田平均1000公斤以上,高于合作伙伴平均水平,2000公斤以上的很多,高产的达到5000公斤以上,总之是产量神物,荒年救命粮、马铃薯高产的比如湟水谷地试种的元祐四年亩产是1793公斤,平均和红薯差不多,但是红薯更容易高产出万斤这种天量,也是神物、玉米600公斤左右,高产的比如永兴军路达到800公斤以上、高粱很多地区都是两季,总产量约700公斤左右,酿酒高粱品质好但是产量较低,总体平均亩产低于玉米、水稻460公斤左右,元祐四年四川中稻亩产为466公斤,较稳定,虽然试验田在不断增产,但是普通农田无法做到像试验田那么好先进技术等,而且是撒播而非试验田的栽播,脱壳后出米率75-80、小麦400公斤、永兴军路的小米300-400公斤,但是因为脱壳重量较多,出米率大约70-75、大麦主要用于酿酒,不同地区产量差距很大,淮南东路部分地区达到500公斤以上,平均大约在250公斤左右青稞也是大麦的一种,亩产150公斤-200公斤左右,因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所以这个产量很实在,产出来的都是粮食,有些产区能达到400公斤以上。”“总而言之,红薯、马铃薯是神物,但是不如后面的适合做粮食,第二梯队是玉米高粱大米小麦,也是我国最主要的4种粮食,其中高粱适合种植的地方比较少,玉米也不适合全国各地种植,而且对土地肥力和化肥依赖很大,否则产量很低,所以大米和小麦是最主要的粮食。第三梯队是小米大麦青稞。

    虽然我们的地盘内粮食产量奇高,但是不会将这些粮食投放到市场上冲击价格。以后多余的粮食中玉米和薯类主要用于生产饲料和淀粉工业酿酒、化工、制药,小麦、水稻用于储备和出口。杂粮和其他的小米、大麦之类的囤积起来。

    我们在育种和田间管理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领先世界,是最先进的技术掌握者。虽然不能大规模对民间出售种苗,但是少量的针对合作伙伴的要求,售卖一些高产主粮作物和引导姓的开展我们需求量比较大的经济作物种植还是有必要啊。前段时间,周立坚、钱进和吴祈都要我秘密派人到海南岛,也就是朱崖所在的琼州岛种植橡胶树,在合成橡胶量产之前,我算是还不清欠吴祈的人情了。

    今后的主要工作还是继续抓好八字宪法的工作。良种、水利、肥料、农药、土壤改良、田间管理、混合农业、工具改进各种要素缺一种就很难实现万斤亩产的神话了。抓紧水利设施的建设,完善灌溉体系和粮食仓储加工体系可以分担一部分给官府和其他富农地主,农机作坊和农科技校总部准备批准开办几家啊我问你,去年在利州路投资的大型化肥和农药工厂是不是可以在三季度开始批量生产了”范纶不得不苦笑道“总部只批了四川地区五家农机厂和十四家技校的预算和款子,人员和设备等等还是要我们自己想办法至于化肥厂只能月产500吨钾肥和200吨磷肥,就这还是角厮罗地区费老牛鼻子劲力才保证原料充足的结果。氮肥您就不用想了,压力容器项目组的几个大匠都累得头发全白了也没搞出合格的反应塔。合成氨工厂还没有立项呢我们的高分子有机化学工业还没影子,哪有农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