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 新(第1/2页)  大司马之雏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钟毓答道:

    “微臣建议襄阳太守胡质就任荆州刺史,此人曾担任东莞太守,为官多年颇有政绩,先前在任的九年之内百姓安居乐业、将士恭敬从命,后来被征调为襄阳太守,使得襄樊一代的民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为朝廷征召了数万兵丁,他对荆州和吴国的情况非常熟悉,由此人辅佐曹大人的话,会更加稳妥一些。”

    在曹爽看来,刺史虽然是一州的父母官,可说到底不过是个敲图章的角色罢了,他真正想要的是荆州一地兵马的掌控权,如今钟毓已经帮助自己达到了这个目的,至于谁去担任荆州刺史也就显得无关紧要了,借此还钟毓一个人情也不是不可以。

    就这样,曹爽同意了钟毓就提携胡质为荆州刺史的建议,曹芳也下诏了。

    散朝之后,邓飏和桓范追上了得意洋洋的曹爽并且叫住了他:

    “大将军且慢...”

    曹爽转过头看着满脸严肃的桓范和邓飏,觉得他们肯定找自己肯定没什么好事,于是便皱着眉头问道:

    “二位大人找本将军有什么事吗?”

    因全盘计划被曹爽一人鲁莽的打乱,从而使得自己跃居军职进而逐步攀升的计划受到影响,桓范的心情很糟糕,一时间也就顾不得什么礼仪素养了:

    “大将军为何要答应让胡质擢升为荆州刺史?”

    自从把持军政、权倾朝野之后,曹爽的眼界便越来越高,已经容不下不同意见的声音,见桓范用这种质问的口气对自己说话,显然他是不赞同自己这个做法的,这让曹爽心里感到很不舒服,自然也是没有什么好脸色的:

    “怎么?大司农对此有什么意见吗?”

    因为自己方才过于心急,使得对曹爽的口气有些失去控制,桓范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态度:

    “下官方才言语冒犯了,还请大将军恕罪。不过既然已经让令弟曹彦担任荆州都督了,为什么还要让胡质就任荆州刺史呢?他可并不是大将军您的人,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冒险?”

    “冒险?”

    曹爽对桓范的话不屑一顾: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胡质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大司农这话说重了吧?现在所有先前追随司马懿的人都已经投靠了我,就连和司马家有姻亲的羊家也被司马懿父子疏远了,本将军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说罢曹爽也不打算再和桓范讨论这件事,随便找个理由便离开了:

    “本将军还要回去统筹抵御吴国的具体事宜,就不奉陪你们二位了...”

    目送曹爽离去之后,桓范的内心始终感到不安,他转而问身旁的邓飏说:

    “之前我们从来没有注意过胡质这个人,你给我好好调查一下他的背景,看看他是否与司马懿之间有什么牵扯...”

    曹彦到达荆州之后,便正式从刚上任的荆州刺史胡质手中接过了荆州所有的兵权,而胡质对此显得非常配合,完全以曹彦马首是瞻,这让曹彦非常满意。

    可曹彦想起了临走之前邓飏对自己所说的话,那就是不要让胡质参与对吴国的战事指挥之中,曹彦知道平素曹爽十分仰仗邓飏的谋略,所以也受其影响非常尊敬邓飏,因此他以“坐镇后方、督运粮草”为由,将胡质支到了新野。

    不久,朱然和诸葛瑾的大军就攻破宜城,然后诸葛瑾按照原定计划分道柤中,朱然则集中全力沿维水向樊城推进,从曹彦到荆州不到十天的时间内,他便面临着非常危险的处境...

    为了防止朱然攻下樊城危及襄阳,曹彦慌忙之下调集人马到中庐城内防守,抵挡吴军。

    与此同时,先前未能与王凌交手被孙权强令召回的诸葛恪,此战亲自领兵依然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他带领着五万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