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〇七章正观论(第1/2页)  元阵创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正观论非彼正观论,彼正观论来自于佛教,宗教中的正观论又名中观论。属于佛教的著述和观点;此正观论实乃更贴合的是东方文明传统文化中的大中至正观点。

    大中至正的出处,大约有两处。

    其一是北宋张载的《张子正蒙·卷四·中正篇》中有言:“大中至正之极,文必能致其用,约必能感而通。”

    其二是明代王阳明的《传习录》之中也有过中正的提法,在《传习录》曾提到:“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历史中的大中至正这一核心价值观点,甚至深切的影响了后人,并因此后来真的有人起了一个名叫“中正”。应该说,中和正的观念,是传统文化中人君治国理念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价值观。

    佐证这个中正观点的重要性,除了人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叫“欹”的器物。欹器者,国之重器也,高悬于厅堂之上,实乃人君治国之警戒要物。“欹”之一物,体型庞大,长身圆腹,两头尖,周身无彩绘花纹之陶壶。

    欹器,又名宥坐之器。《荀子》中的《宥坐篇第二十八》中曾提到,孔子观鲁恒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又言:“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儒家从欹器的哲学意义再次延展,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核心价值观点。

    “中庸”,出处一说是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另一个出处的说法是出自子思。子思著《中庸》,初始观念应该是参照了孔子论欹器的这个说法。《中庸》自此形成了一个学派的核心观点,并被收录于《礼记》第三十一篇。自此,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之中,中庸之道一直是儒家奉行至今的一个哲学观点。

    为什么会提出两个出处,著作权的归属应该在前后时间这一点之上啊!可是儒家的经典著述,历来被东方文明中的后人详详细细的考据过无数次,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到处都是关于经典的注释文章。由于此类注释太多太庞杂,因此这里暂且不寻章摘句,继续考证儒家学派中的中庸这一准确的提法和出处。

    虽无需进一步的去考证,但是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中正观,以及名“欹”的陶壶的出现,全都说明了古代东方文明的治国政治理念之中,早早的就包含了大中至正的这一核心价值。

    围绕着中和正的价值,无论是行为和思想,匹配上传统的文化核心之内的道德伦理,加上符合当今时下的公私精神,就是今天我们当代人需要去践行和遵守的人生准则。

    因为我们总不能嘴上一直说着c强调着我们是泱泱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到头来却把祖宗先辈们的家当给丢得一干二净吧?虽然现代社会出现了所有文明的大融合趋势,但是在文明融合的大趋势之下,假如东方文明不能坚持自己的经典,那后续的结果就是被别人同化了去,被演变了去,再没有其他的可能。

    前面赵缺日简单粗糙的整理过传统的道德伦理核心价值,包括三纲五常四维八德等,在这里再次引用主要是要针对目前很多社会现象提出立场。

    现在的当下时代,逆文明进化的有着很多案例,这里首先要说的是修改历史已经形成的固有观点和结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或许是由于现实的c政治的需要,现代人开始了重新修订历史早已形成的观点,去民族英雄就是最最让人恶心的其中一件典型事件。

    在赵缺日的观点里,所有的人类文明走向,在历史时间坐标之下,形成的符合当时社会实际形态的立场和结论,是绝对容不得后人用政权和民族间的变化之借口来篡改的,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