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书院,萧家!(第1/2页)  暴秦当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刘彘在刘桓和百里氏面前叫了爹妈之后,村子里的人也都围了过来,最前面的是族长和里正,听到刘彘的话语清晰,语句连贯,都露出了惊喜的神情,连看着刘彘的目光都变了。

    刘彘被族长和里正的目光看的发毛,心想这在现代是很正常的事情啊,他当年就是在半岁左右就会说话了。

    殊不知在古代婴儿发育要比现代晚,在现代一到两岁不能说话家长就会着急的去咨询医生,而在古代这是相当正常的事情,为什么古代的神童相当有名呢,因为稀少啊。

    在现代营养跟的上,加上有意识的陪养,基本都是在8个月左右就会喊‘爸爸,妈妈’等几个简单词汇,到1岁多点就可以说完整的句子,放在古代都能称之为‘早慧’了。

    在古代则要稍晚一点,一般在一岁多一点会叫‘爸爸妈妈’当然称呼是不一样的,到了两岁左右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所以在这个时空的秦朝刘彘的表现亦可称之为神童。

    刘彻知道自己的表现有点过火,于是向刘桓和百里氏求救,而刘桓和百里氏一直朝他挤眉弄眼,让他知道自己有好处了,这一点刘彘也是可以理解的。

    就如同他在现代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有钱的和学习好的一般都会有优待。

    因为有钱人家的孩子是学校赞助费的主要来源,而学习好的孩子则是吸引赞助费的主要因素。

    当社会唯成绩论时,成功有钱的父母在怎么认为成绩没多大用,自己的成功不是看考试成绩来的,但也会不自觉的被影响。所以这些父母偏向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成绩好的学校,给学校赞助费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去,而学校则需要回报的是把他们的孩子和成绩好的放到一起,这就是无声的默契了。

    当时的刘彘也是如此,不过他是通过成绩进去的,他也抓住了二代的资源,后来他得病后利用这些资源学习到了技术,成为老板之后往国内捐钱给孤儿院和治病都得到了这些人的帮助,当然后来他也还之以桃,本来是打算待自己在被解冻后的生活做准备,却没成想直接来到了这个类似上古先秦的地方。

    想到这里刘彘的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叫爷爷”:刘桓对刘彘说道。

    刘彘对着族长和里正甜甜的叫道:“两位爷爷好。”

    听完刘彘的话后族长和里正就更开心了,本来族长和里正有一个心病,村子里有五个去书院读书的名额,不过族长和里正都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因为村子里推荐的去书院读书的人在规定的年限如果没有一个毕业那么不仅那五个人将要被处死而推荐的村子也要被连累,被取消村名强制并入别的村子,族长当然不愿意。而里正是这个村子名义上的主官,这个名额事关自己的考绩所以都是很在意。

    不过有了刘彘就不一样了,刘彘流露出的特质也是他们所看中的,于是两人也一拍即和。

    随后两人斥退了村子里的人,准备再考核一下刘彘,刘彘也是他们最后一个考核的名额,几个孩子里面他也是最小的。

    每个村子五年为期向书院提供人才,数目为五人,只要有一个人成功毕业就行。

    而刘彘也是村子里这几年出生的孩子中最早可以说一句完整话语的,有希望提前入学,也就是入学年龄提前到五岁,需要通过考核才能提前进入书院。

    通过考核又能毕业的话则村子升级为镇,里长也要升官,不过不是成为镇长而是越升为县令主管百里。

    里长是最热切的,而族长则是想着村子成为镇多培养几个读书人让村子不会并入其他村子。

    当前领着刘彘进入了内室,看看刘彘是否有这样的潜力。进了内室。

    刘彘端正而坐,族长和里长则互相看了看,还是由里长说道:“你名叫什么可有字?”里长看了看端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