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探花郎(第1/2页)  红楼外传之英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会试发榜后,很快就是殿试了。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方灿于诗词上并不是很擅长,整个殿试上只做了策论和一首中规中矩的诗。不过这些考生大部分都是拍马之作,到也显得几分与众不同了。

    不过整个殿试中最出彩的还是郑明经了。毕竟整个殿上只有他和方灿年纪最小。策问也是极好的俱是新颖锐利之作,可谓锋芒毕露。

    英濂与方夫人说着话,气氛很轻松。这不同于乡试和会试时。即使不能进前三甲,方灿这样的成绩对于方家这样的人家来说也算足够了。

    英濂的避子汤和方夫人说过后已停了两个月。此时正听方夫人说着如何保养的话。相比刚嫁嫁过来那会儿,此时英濂能明显感觉得到身体轻松多了。虽看起来还是那般弱柳扶风的样子,却实实在在比两年前精神多了。英濂已经满了十八岁,就是方灿到今年腊月时也要到加冠的年龄了。方夫人也认为自己是时候抱孙子了。

    这时的风俗与前世的古代差不多,均是女子十五及笈,男子十八而冠。男子加冠后会取字表示已经成人。方灿虽年纪不够,然会试发榜后方进就给他取了字。

    方灿,字景安。景,指阳光灿烂的意思。意指方灿名中的灿字。而安是指平安幸福,代表着方进对儿子的期望。从此别人人叫方灿都会改口叫景安了。只有方夫人和英濂不曾改口。

    方灿有字了,不免让人想起看起来与他一般大的郑明经。英濂与王小婉闲聊时问了出来。王小婉却笑道:“哪能啊!他去年就加冠了,冠礼还是他学院的老师主持的呢!他只是显得嫩而已!早满了年龄!”

    英濂不禁摇头,娃娃脸害死人。只看脸的话,方灿都比他大一些。

    殿试结束后,皇帝很烦恼。状元好定,榜眼也择定那个金陵的陆柳。只这探花自己无法取舍。那郑子修诗词歌俱是一流。自己又爱极了方景安的那篇策论。两人各有所长,偏又都得了自己的心,真是难以抉择。便与上皇说了此事。

    上皇拿两人会试与殿试的卷子看了后道:“郑子修确实是文采斐然,然而内容却是一般的泛泛之谈。许多该说到的重点都是一带而过。这方景安的文章虽有些稚嫩,许多论点却是一针见血呢!现在的年轻人阿!真是不得了呢!”

    上皇拿方灿的策论细细看着,半晌道:“就点这方景安吧!”

    皇帝问:“为何父皇要点这方景安?这郑子修虽策论差些,然诗词却是他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你莫要忘了,朝廷科考的目的。我们要的是人才,看先前的卷子,这郑子修比较起来更像个诗人。这样的人都是那种心高气傲的,要用起来起码还要好好磨炼几年!”

    上皇一转身就看见皇帝规规矩矩的站在身后,脸上却是一副不相信的表情。皇帝道:“不只这个原因吧?”

    上皇讪讪的道:“刚刚说的确实是很大的一部分的原因。还有就是,如果我没说错的话,这个方景安应该就是大理寺寺卿方文深的儿子吧!”

    皇帝点头,“这和科考有关系吗?”

    “你这个问题朕也曾遇到过。二十年前,在林如海与方文深中朕因为一些原因当时选的是前者。这次就选他的儿吧!而且这方景安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尚书房,定好状元、榜眼和探花后,皇帝与这次科考的主考官定好其余考生的排名。郑子修最后是二甲第二名。第一名传胪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贡士。文章是四平八稳的,得了很多考官的眼缘。

    等一切尘埃落定所有人散了之后,已经是傍晚了。皇帝身边的公公问晚上歇在何处?

    皇帝道:“这考生前几名里竟有两个出自金陵,可见金陵是地杰人灵。今天去皇后那里看范才人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