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我想静静(第1/2页)  重生第一将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竟有此事!”楚凌霄惊讶,杜家和高家怎么突然就取消远程交易了?

    楚明说着,也很是气愤,闷声道:“朕本想收购制烛的材料,另觅他人制作,可国内竟也出现断货。”

    楚凌霄问道:“为何?”

    楚明又给了他另一份奏折,“这是前河北知府的辞呈,他是杜家人,辞官之后,他以在河北开设制烛产业为由,收购了国内所有制烛材料,恐怕就算是以朝廷的身份开制烛产业,也有困难了。”

    楚凌霄想了想,又问道:“父皇为何不制止?”

    杜家这般虽不算犯法,但朝廷找借口介入并不是没办法,父皇为何放任到河北的制烛场都已建好?

    楚明摇了摇头,眉头紧蹙地说道:“杜蓠新官上任不过一个月就递了辞官书,明明在山南就能办成的事,他偏偏去了河北。”

    楚凌霄顺着楚明的意思说下去,“所以父皇是觉得这其中有猫腻?”

    “嗯。”楚明沉思了一会,对楚凌霄又说道:“所以你此行其一是看看许欢歌在闹什么动静,其二便是查一查这个杜蓠在搞什么鬼。”

    楚凌霄立即领命,低着头的他将自己脸上得逞的笑意掩藏得很好。

    楚明看着空荡荡的大殿,有些疲惫地靠在龙椅上。

    “皇上可要休息休息?”魏公公轻声问道。

    楚明摇了摇头,说道:“你也下去吧,朕想一个人呆会。”

    魏公公见皇上突然如此,有些意外,但还是不言语的退下了。

    楚明抬起右手盖住了自己的双眼,长叹了一声,只有如此的静谧才能让他稍稍喘口气。

    新年至此两个月,他没有一天是轻松的。

    即使是年夜,他也会从睡梦中惊醒,生怕边关又起战火。毫不容易安稳了几日,东北大营又闹事,他总是疑心许欢歌会做出越矩之事,越是担心心里就越是沉重。

    接踵而至的,又是刚上任的河北知府的辞官书,这本还只是个不被注意的小事,可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河北杜蓠收购了所有材料,山南杜家c长岭高家本还是死对头,却突然默契地宣布新计划。

    这都是民间生意,朝廷根本无从插手。

    虽未与外人提起,但这些日子里,作为皇帝的他不停地调查着其中始末,现如今跳出来一看,才知道已经大事不好。

    材料都被杜蓠抓在手里,国内制烛的场子因为没了材料已经倒闭了大半,剩余的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高家和杜家见此风向,纷纷向杜蓠伸出橄榄枝。

    商人重利,于是在三家的联系下,从河北向南延伸,开辟了一条运输线,也有了不少游动商贩在运输线旁做生意。

    所以现如今楚国之内,只有三家制烛场在营,其中两家已经宣布不对外交易,而杜蓠虽未明确表示,但他主要作材料生意,制烛也只是开了小店铺而已。

    楚明算过,不用半个月,楚国西侧的大部分县城会因为蜡烛的供不应求而陷入黑暗。

    他本还犹豫着许欢歌是不是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但是西边还有大洋水师,她不会为了一己私欲而让她的亲生父亲c叔伯也遭此一劫,如此,楚明便稍稍对许欢歌降低了疑心。

    两杜一高连接起来的运输线亘长,已经吸引了不少商贩在旁建立商铺,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个可以谋生的路,更别说是要即将陷入黑暗的楚国西部。

    他可以想象到,不需要多久,人口便会不断东移,聚集在这条运输线附近,而山南和长岭,很有可能会变成下一个锁国之前的河北。

    只不过楚明无论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杜蓠一定要去河北才垄断材料,仅仅是为了挣钱?这在山南也能办到,何必去河北,还要花费巨额的运输费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