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9.第八章 百合记(1)(第1/2页)  铁血皇后深宫复仇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百合记

    大胤历元孝帝初年,年仅十岁的新帝朱子章病逝。摄政王朱铎见诸臣于于武德殿,群臣复哭尽哀,拜铎称万岁,铎请辞三次,方允。乃昭告天下,改年号为昌平,史称宣敬皇帝。

    登基之后,宣敬帝颁旨曰:“考诸古昔帝王,既有天下,其众子,则皆分茅胙土,封以王爵,盖明长幼之分,固内外之势者。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联今有子四人。立长子为瑞王,封第二子为晋王、第三子为燕王、第四子为赵王、晋淑慎郡主为淑慎公主,皆授以册宝,设置相傅官属。凡诸礼典,已有定制。于戏!众建藩辅,所以广盘石之安;大封土疆,所以眷亲支之厚。古今通谊,朕何敢私!”3

    这一纸诏谕下来,朝中识得风向之人便立刻有了知觉:瑞王危矣!

    晋王,燕王,赵王在晋地,燕地,赵地各自得了自己的藩扈,每年不仅可以从自家的封地拿到钱银,甚至拥有了各自的军队,拥有了可以媲美中央的小朝廷,而坐观原本为世子的朱岱,甚至连太子之名都没有捞着,封了一个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名无实的瑞王。只在帝京拥有一座府邸,连自己的私人军队也没有。按理说三子分封之后,便应去他们各自的扈地驻防,但是宣敬帝也毫不提起此事,仍旧让三王继续滞留在京,尤其是赵王朱寿更因年幼,甫留生母淑妃宫中,长伴宣敬帝之畔。

    朝中稍有见识的人纷纷传言瑞王朱岱已经失去宣敬帝的欢心了,另立新主那是早晚的事,而那位传说之中的新主直指后宫永安殿,淑妃以及赵王朱寿之住所。

    是日,为了庆贺新帝登基,宣敬帝下令大赦天下,减免一年税收,以示普天同庆。旨意一下,便是立时的万民同乐,举国同庆。元孝皇帝的尸骨未寒,可是平民百姓们又哪里管得了这些,便是冲着免税一年这样天大的喜事也要感恩戴德许久了。应天府还特地在夜晚燃放烟火,开粥厂,送白米,以示普天同庆,皇上与民同乐。

    那一天晚上,大胤帝京的夜晚灿若星河,熙熙攘攘的人群布满了整个街道,如同过节般的热闹繁华。然而在这一片的繁华背后,大宗正府以勾结乱党,意图谋逆叛乱之罪将龙禁尉洛和文处以梳洗之刑,洛和文熬不过一炷香的时刻便气绝身为了,尸首被丢弃在大宗正府之后的景山坟场。

    虫二会。

    虽然宣敬帝一心一意的要营造国泰民安的气氛,可是这几日京城里的天气始终透着阴沉沉的愁容。先是未到寒月一场急匆匆的暴雪,阻了官道上的过往营生,连接着便是呼啸而来的北风劲吹,南城外接连冻死了好几个贫苦百姓。日后,又隐隐有消息传来豫州千亩农田绝收,房屋倒塌,流民失所,上万牧民被困甘南大草原,冻毙人畜无数。上了年纪的老人说他一辈子都没见着过这样大的雪灾,那是老天爷的预示,天下将要大乱了。

    而虫二会却依旧沉浸在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之中。

    我在房中围着青玉熏炉坐了,从那镂空錾花的缝隙里隐约可见其中跳跃的火苗,烧得通红的素碳,满室皆是暖洋洋的香气腻滑缠绕手足,只让人觉得慵懒安心。

    接过薇止递来的手炉,氤氲的淡淡烟气在指间游走,腕上那双翡翠镯子叮叮清响:“孙公子走了吗?”

    薇止垂着头道:“奴婢亲自送他到的门口。”

    我颔首:“有人见着他离开吗?”

    薇止摇了摇头:“外面天寒地冻的,连门房的小厮都躲到一旁去摸鱼了,姑娘们又还没起身,奴婢并没有撞见什么人。”

    我微微笑了笑:“知道了,你下去吧。”我和孙尚是在薇止的下人房中见的面。薇止如今仍是景秋下面的粗使丫鬟,孙尚昨晚又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