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周公不厚道(第1/2页)  巫世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梦是什么?它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象的影像、声音、思考甚至感觉,是一种不自觉的虚拟意识。

    做梦与快速动眼睡眠(re sleep)有关,那是发生在睡眠后期的一种浅睡状态,所以当人们整晚做梦后,深度睡眠时间就不够,第二天会感到疲惫。但也有少数人的梦,可能发生在深度睡眠等其他睡眠时期中,这类人梦做得越多,睡得越香。

    有的梦学研究者认为,梦是来自人内心的奥秘,甚至是来自未来的启示。

    “夜有纷纷梦,神魂预吉凶,庄列虚幻蝾,姜尚兆飞熊,丁固松生贵,江淹得笔聪,黄粱巫峡事,非此莫能穷。”中国是最早对梦进行研究的国家,早在弗洛伊德2000多年之前,我们就有一本关于梦的专著——《周公解梦》,它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在民间广为流传。

    宁晓檀正是凡睡必梦的那类人,连打盹都会梦。

    初中时,宁妈妈买回一本《周公解梦》,勾起她解梦的兴趣,尝试着为自己解了几次梦,竟都灵验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凡是记得清楚又比较特别的梦,她都会照着书解译,屡屡应验。家里人渐渐都对她的“解梦”深信不疑。

    梦是可以破的。

    破梦有两种办法:假如梦预示你吃火锅会死,第二天你看见别人吃火锅死翘翘了,这叫做“自然破梦”;如果你直接选择不去吃火锅,那么这叫“人为破梦”。

    不过“解梦”“破梦”的流程已经成为过去式,就像这次小区的“坠楼事件”,梦见的就是实际会发生的,地点、人物、事件,都不再需要用“解梦”分析转化,而是直接预知。

    也就是说,宁晓檀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而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能力,她还处于摸索阶段。

    这事,还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

    漫天飞雪,空旷的场坝朦胧着一抹白色身影。

    宁晓檀拂开前额的发丝,眯起眼环顾四周。

    场坝周围有好几条路,歪歪扭扭延向远处,像切蛋糕一样,将古朴密集的吊脚楼分割开来。

    她钻进其中一条巷子,家家关门闭户,不见一人。

    分不清回去的路,更找不到出去的路。忽然,她看见远处隐约有个巨大的身影,纹丝不动。

    她朝那身影慢慢走过去,渐渐看清,那并不是人,而是一尊雕塑。一尊悬在半空中的、巨大的、造型为男性“升值器”的雕塑!

    宁晓檀绕着“器”转了一圈,发现雕塑的表面还零散刻着文字:朱砂、云母、石黄、松烟、鸡血……

    这都是什么鬼?

    当她看到“水银”二字,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指尖触碰到文字那一刻,“器”突然动了!

    宁晓檀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

    它旋转起来,像个陀螺,在雪地上空越转越快。

    忽然,从它的底部,流出一股银色液体,这……不正是水银吗?

    像是有人预先在雪地上划拉出一条细细的“路”,液体顺着“路”往远处流走。

    此情此景,让宁晓檀想到了秦始皇那尚未见天日的地宫,传说里面满是用水银灌造的“江河湖海”。

    她顺着这条细细的“银河”前行,像迷途在冰雪迷宫中,突然得到指引的无助旅人。

    “银河”在一栋吊脚楼前停住,不再流动。

    这家门虚掩着,宁晓檀小心翼翼地推开门,潮湿夹杂着霉腥味扑鼻而来,她下意识地抬手捂住口鼻,随即又放了下来。

    破旧的门槛里,光斜斜照射进来,屋内空空如也,只有地角边堆了些残破的土瓦罐、小竹篓,一扇小门垂着半截灰蓝色布帘,她走上前轻问:“有人吗?”

    等了片刻,没人应答,身后的门突然“吱嘎”关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