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12.爷爷,儿来了(第1/4页)  破碗歌,去路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奉剑公已经老了。皮肤松弛而发鬓斑白,坐在正厅太师椅上,懒洋洋的弯着背蜷缩,任谁第一眼也看不出他就是曾威震八方,在敌军中有着赫赫杀名的‘范锤子’。

    范安在众人簇拥下从中庭而入,从左侧迈进正厅四面敞开八扇门,映入眼帘的是祖父半歪着身子在太师椅扶手,手臂自然下垂,头颅也跟着手臂的方向垂下,眼帘半阖,似乎在打瞌睡。簇拥而来的除了大管家,都是从轩辕山一路护送范安归来的军中将士们。军人粗人,习惯粗嗓门高嗓音,恨不得把欣喜嚷嚷的全城知道。

    他们即便不是高层将领,也大都是些受到看重的中层将士。

    杀人不眨眼的主儿们,却都在迈入正厅院落后,噤声屏气,就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国公府正厅按规制四面门,每门开两扉,共计八扇门扉。平日里大都是关着的,即便国公爷,非遇大节大事,也轻易不往正厅起座。宋如玉等人护送范安回沽平,没进城门,已派人传令,命他先去后宅见母亲,后到正厅说话。旁人不解其意,深知范家家事的宋如玉却心中一惊。他在路上已和范安说过许多自他失踪后的家中变故,并仔细询问他一些细节。为此,宋如玉叮嘱范安,回府后无论别人说什么,只要保持沉默,一切自有国公爷和虎爷做主。

    非有允许,将士们不能随意进入正厅。

    熊腰虎背的壮汉们身着戎装,带着嗜血煞气战成两排候着。

    国公府在前朝是某个王公在沽平城的别馆。嘉佑帝登上大位后,下令礼部和工部监造翻修。在原有基础上修建了比之前朝毫不逊色的敕造国公府。因奉剑公出身行伍,不喜琐碎奢靡,国公府的整体建筑风格偏向大气阔朗。

    正厅做为最重要的建筑,秉承一贯风格,主体为铁楠混砖瓦结构,八角廊檐上八尊官窑烧制的威风凛凛的镇宅兽由铜汁浇铸而成——沽平城百姓传言,镇宅兽内为金铸,外浇铜汁。

    八扇门扉都是正面的千年紫檀,精工巧匠雕刻而成。正厅两扇门扉,经嘉佑帝准予,雕有奉剑公忠勇救帝的惊险一幕——据私下传言,奉剑公之所以不喜欢在正厅起座,和门扉雕刻的这幅场景不无关系…

    必须说明。北奇国三面环山,一面平原,国内虽有名川大山,唯独不靠海岸。山中不乏坚硬木材,却独独不产铁楠和紫檀木。

    天下四国,南越产铁楠;东关有紫檀。建国初期四国尚未建立友好邦交,更加互不通商。换句话说,建造国公府所需木材…都是高价走私来得…时值举国艰难,万事待兴之际。工部按着国公爷的设想把预算交到户部。户部尚书连夜入宫,从某宠妃的被窝里把嘉佑帝请出,战战兢兢的请求是否能够换种木料翻修。

    嘉佑帝有起床气。

    好在他是个懂得克制的帝王。户部尚书乃两朝元老,一心为国,在斗争中从没站错过队。他撑着头打了个哈欠,苦闷许久。

    国公府主体建筑都是铁楠搭建,总不好破坏了主体的风格。好在只是翻新而非重建。奉剑公的要求也算合情合理,总不好连这点脸面都不给。嘉佑帝大手一挥:这样,木材所需银两,户部出一半,朕出一半!

    户部尚书垂头丧气的出宫回家。

    国公府完工后,户部上了个折子,请全国开山伐木,遍植铁楠和紫檀!

    诚然,后来被否决了。

    户部又上了个折子。请查全国前朝王公宅邸,看还有谁家是全楠木或紫檀构造。

    在后几日的大朝上被骂的狗血淋头。

    堂堂天授君王,一国之尊,要靠卖木头维持国家生计?传出去岂不成为国之笑柄!

    至此,举朝皆知,户部尚书因‘年长糊涂’遭帝王厌弃。再后来。户部尚书因年老被赐回乡荣养。嘉佑帝特意吩咐为他寻了个非楠非檀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