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九章 凡尔登(七)(第2/5页)  1911新中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一个师团损失到了百分之三十就宣告崩溃的时候,这些损失了百分之八十的中国师团,却一直还在战斗。勇敢的,毫不退缩的战斗。

    这次防御作战,除了勇气之外,他们的战术也可圈可点。在战前他们就尽可能的加固了工事,弹药物资的储备尽可能的集中到了一线。而且收缩放弃了比较远的一线阵地,在要塞线只布置了两个多师的守备力量,其他的作为机动预备部队储备起来,利用坚固的工事节省兵力。在一开始的德国人的弹幕射击当中保存了尽可能多的有生力量。炮兵也完全保持沉默。空中力量在王牌丁羽觞中队的带领下,尽可能的保证了自己空中的安全,自己的后方调动不为德国人所掌握。(在七天的空战当中,七十架中国陆航战斗机损失了五十九架,三十七名飞行员。而他们打下了一百一十三架德国飞机)

    在德国人的第一次全面攻击失败之后,对于德国人采取的重点攻击战术。他们很快的丧失了比较薄弱的左翼。对于一支力量比较单薄的野战力量而言。也许后退收缩才是现实的选择。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后退,而且利用德国人疲惫,或者攻击后进行调整的间隙。从后方不断的运动部队上来,向德国人占据的阵地进行反击。迫使德国人和他们进行混战,而尽可能的削弱德国人的兵力。当野战炮兵逐渐增援上来之后。双方对对方预备部队增援的杀伤力就几乎持平了。但是小群运动的中国步兵,损失一定比过于密集的德国人少很多。德国人除了几个精锐的突击营和工兵营之外。他们普通步兵在凡尔登战场上面,显得太过于密集了。

    通过这样守备部队顽强坚守,失去的阵地以小群步兵凶猛的反击。他们以劣势兵力整整的坚持了七天。他们使得德国人在惨重的伤亡和顽强的抵抗面前显得手足无措。他们维持住了一条残破的战线。哪怕他们只是从一个弹坑跳到另外一个弹坑,坚持射击和投弹。当贝当将军的第二集团军赶上前线的时候,他们发现,要塞可以说已经被抹平了。骄傲的贝当将军也由衷的赞赏这些在这里等到他的部队来到的中国人。

    霞飞元帅本来计划以贝当将军在巴黎和凡尔登之间展开一道仓促的防线。阻挡德国人很快占领凡尔登之后的继续突破。但是凡尔登守住了。法国人不需要在巴黎门口和优势的德军激战了。他们的战线到最后都是完整无缺。香巴尼战区的法国人不需要受到德国人的侧翼压迫了。本来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会发生。凡尔登战役从此演变成一场漫长的消耗战。而这场消耗战我将在下一个章节当中详细描述。

    是怎样一种精神让这支军队坚持到了最后?当那些负伤的士兵淹死在弹坑当中的血水的时候,当活生生的肉体被德国人的火焰喷射器烧成焦炭的时候,当炮台内的守军被德国人的重型炮台埋葬在掩蔽部的时候。当他们向德国人的炮火发起冲锋而且亮出他们手中的刺刀的时候。我想在他们的心中,不是对法国的感情,而是对他们身后祖国的热爱。是一个积弱已久的民族在一向蔑视他们的白人面前的爆发,是他们坚信他们的一切付出会让整个民族更加强大。‘凡尔登的中国人’‘凡尔登的何燧’‘杜利蒙特的李睿’‘巴黎车站的张翔’…………就因为如此,这些名字便成为了人类军事历史上面一颗颗璀璨的明星。

    法国将感谢这些在1916年的春天在巴黎东北浴血苦战的中国人,他们换防下来之后。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面得到了巴黎市民们发自内心的欢呼。他们成了1916年协约国战斗精神的代表。一次攻击,一次守备。中国远征军终于成为了协约国军事版图当中极其重要的伙伴。中国从这一仗之后,正式的成为了协约国近乎平等的军事合作伙伴。当他们的国家在面临以后的风波,而德国欧洲大陆国家特别是法国近乎无条件的支持的时候。他们的国家将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倒在凡尔登的战士,那些憔悴、疲惫、但是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