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计划扩军(第1/3页)  1911新中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计划扩军

    雨辰真是难得有休息下来的时候,每天从军务到政务似乎象是有处理不完的事情。他就觉得纳闷了。过去在书中读到的那些军阀们怎么一个个都过得滋润无比?有时间去欺压一下老百姓,顺便再泡泡妞。他只是觉得每天要划行的公文堆得象山一样高,要见的人在江北护军使府内的会客室挤得满满的。

    细数一下1912年2月20日这天他的日程。

    上午7:30起来就被李媛牵着出去散步,上午下部队,走了十几个连队。看他们的训练情况。中途还批了八十多份公文。中午一边吃午饭一边接见泰兴来的民意代表,和他们谈第一师征地建荣军农场的事情。紧接着又处理盐税的事情,李章云盐税整理,把盐引制度改成就场征收,这样可以裁撤一大笔设立厘卡的行政费用。扬州的盐商闹事,都告到南京临时政府那里去了,好容易才摆平。借着下午又是讨论在安徽的陆军布防的事情。其中不包括对海军的费用追加和扩军的会议,都被雨辰压到明天再去处理。

    他望着窗外仍然是一副冬日景象的天气,手上的红蓝铅笔不自觉的停了下来。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有多久了?三个月还是四个月?

    原来的世界在自己的印象中是越来越模糊,仿佛就像昨夜的一场梦。醒来之后,就象洇了水的墨迹一样,已经满满的变淡,慢慢的化开。

    窗外一株槐树上的零星枯久历史上,新王朝的开创者对前朝统治者的屠杀。对袁世凯诸多讽刺。在整个北中国,由于官僚机构还是原来的清政府的官僚机构。这些构成袁世凯现阶段统治的主体阶层。似乎都对此事有极大的意见,认为袁世凯是个薄情寡义的人物。是个不值得信赖效忠的人物。

    而清朝政府在北中国的潜势力也非常的巨大,在一夜间,原来和袁称兄道弟的王爷们都搬到了天津或者大连的租界,北京市面上的现金几乎都被抽空了。袁虽然做了许多解释工作,但是影响似乎一时还难以挽回…………

    …………出乎意料的是,南方的民党政府中的同盟会人物,却是为袁的行为大声叫好。他们认为皇帝和太后出逃,就是分裂中国领土的开始,而袁世凯将其扼杀在萌芽当中。是伟人才能做到的丰功伟业。而太后的死,也可以为将来的统一政府节省四百万元的开支。南方临时参议会的不少人物联名动议请袁世凯尽快组建统一政府。但是对于这样的声援和支持,袁世凯却觉得很尴尬…………

    作为局外的评论家,我认为袁世凯此次平乱行动中的不谨慎,对他声望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他的根基毕竟在北中国,而不是相反。也许现在这一段时间凭借他以前良好的声誉,他能够平稳度过。但是北方对他向来支持的人心,出现了裂痕,却需要太长时间去弥补………”

    李媛读到这里,雨辰睁开了眼睛。问道:“这篇报道是谁写的?”李媛疑惑的看看署名:“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

    雨辰没有说话,这篇报道虽然极力想表示出公正的立场,但是语气里对袁世凯的偏袒帮助那是再也掩饰不了的。袁世凯和国外势力的良好关系是自己现在拍马也赶不上的。

    不过他又转念一想,白斯文和陈思那两个小子做得还真不错。前几天发到上海的电报中转给徐州。他们已经利用旗人的掩护,在北京换了身份,扎下根来了。

    自己已经给袁世凯找了那么多麻烦,还嫌不够么?历史现在已经变动啦,以后的走向,谁也不知道了,自己最大的熟悉历史的优势。现在似乎也没了用处。

    下面一步的南北局势,到底会变得怎么样?还是自己实力强大了最要紧啊。1912年的春天里,等待自己的到底是什么?

    李媛有些着迷的看着雨辰出神的样子。她对现在自己这个地位,实在是满意得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