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风雨的前兆(第2/4页)  阿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通过武科,才能实现了。

    随着武科结束,一张大大的皇榜也出现在长安城中,榜上有名的自然是武举高中的人。

    未央宫中,关于这次高中武科的封赏,也已经拟好了。一下子多了上百个中层将领,而武科前三,都被封为了裨将。

    裨将已经算得上是中层将领了,一般情况下,一个裨将可以带上四五千人马,相当于一城太守级别的官员了。不过三国打了那么多年,人口越来越少,这将军带兵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少。所以将领带兵的数量也就缩水了。

    关于高中武科将领的封赏,群臣并没有多少异议。毕竟这武科全都是一刀一枪打上来的,整个过程透明的很,全长安城的人都看的清清楚楚。而最后的殿试,更是皇帝亲自主考,若是大臣们有异议,就等于给了阿斗一个耳光,没有人会傻到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阿斗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这武科比试,大家都能接受,若是能够找个机会扩展到文官当中,这科举就有眉目了。

    终于,在一个月后,阿斗找到了一个好机会。

    刘备北伐的时候,汉中作为刘备的大后方,承担着供给大军粮草的重任,当时坐镇汉中的是诸葛亮,而后来诸葛亮也到了雍州以后,坐镇汉中的就成了李严。

    战事已经结束了,用不着李严来坐镇汉中,于是阿斗下令,升李严为征西将军,领凉州刺史,假节,前往凉州坐镇。

    李严被调往了凉州,而阿斗也没有准备继续设置汉中都督这个职位,而是恢复旧制,改为汉中太守。

    不过这汉中太守一下子成为了一个肥缺。

    未央宫大堂。

    阿斗看了看堂下的诸臣子,而后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汉中太守一职空出,诸位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都把目光望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看似也有了主意,刚要站出来,却听前面阿斗开口说道:“汉中乃是益州产粮重地,不容有失,这汉中太守责任重大,这样吧,诸位爱卿若是有合适的人选,就写个章程,呈上来吧!”

    群臣顿时感到一阵诧异。按理说这样的事情,都是几个首辅大臣当堂举荐几个人,然后再慢慢的讨论,今天怎么改写章程了!

    下面诸葛亮和庞统二人对视一眼,诸葛亮那眼神中很明白在问庞统,陛下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庞统微微摇了摇头,那眼中透露出来的疑惑,很明显是在回应诸葛亮,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行了,退朝吧!”阿斗摆了摆手,转身离开了。

    诸葛亮凑到庞统近前,开口说道:“士元,陛下这是干什么?”

    “可能陛下累了吧,所以才让我们写个章程。”庞统开口说道。

    “累了?我看不像”诸葛亮摇了摇头:‘陛下的武功,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我等书生站了一上午,觉得累了,还有可能,但是陛下年轻力壮,应该不会是累了。”

    “恩,说的对,要不在咱们一会去陛下那里探探风声?”庞统开口问道。

    “哼哼,还是算了吧,陛下如此,必有深意,等会咱们就照陛下说的做,一人写一份章程递上去。”诸葛亮乐呵呵的说道。

    汉中太守可是个肥缺,是个实权派的官员,所以仅仅一天,阿斗就接到了二十多份奏折,二十多份奏折,一共举荐了十几个人当汉中太守。这十几个人中,有几个是真有能耐的,已经在地方上干出了政绩,有的则是一些知名人士,更有一些阿斗根本没听说过的世家子弟。

    三日后,早朝。

    阿斗指了指桌案上厚厚的一层奏折,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关于这汉中太守的职位,诸位爱卿给朕推荐了不少的人选,朕也都看了,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