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秋收了(中)(第1/2页)  大唐御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卫螭笑笑,心中一动,问道:“殿下,是否皇后娘娘对您说了什么?”

    承乾见被卫螭看穿,越发有点不自然,道:“昨晚,母后到东宫,与我说了很多,母后说,卫大人是个明白人,让我多听听卫大人的建议,还请先生教我,请先生给承乾指导一条明路。”

    太子很严肃的行礼,卫螭愣了愣,心中苦笑,长孙皇后不会是想叫他帮忙教孩子吧?!话说,难道要不止担任李家的幼儿园长,还要兼任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卫螭扶着承乾,很温和的笑着,诚恳的道:“殿下,请不要叫我先生,这个称呼,我真的不敢当,殿下如果愿意,叫声子悦也好,四郎也好,甚至直接叫卫螭都行,如果殿下不嫌我高攀,当啥都行,就是别当先生、老师啥的,小时候太调皮,被老师收拾惨了,对这个称谓,有点心理阴影。”

    承乾看着卫螭,似是想辨别他话的真伪。卫螭心怀坦荡,说的确实也是真心话。承乾笑笑,笑容有点羞涩,和一般十七八岁,不知道怎么和人沟通的小男孩儿相同,让他说的时候,话都不知从何开始说。

    卫螭笑了,主动开口,宽慰道:“殿下的脚伤,不耐久坐,不如,拄着拐杖,走动走动吧?”

    双拐,卫螭早就和轮椅一起,让宫中的工匠做出来给承乾了,在宫中的那几天,卫螭也经常让内侍扶着承乾出去走走,本来心情就不好,总闷在房子里,没病都要闷出病来。

    从心理学上来说,卫螭琢磨着,历史上的承乾太子,后期那么顽劣,会不会和他脚残废了也有点关系呢?

    承乾太子拄着拐,卫螭陪着,俩人缓缓漫步在田埂上,侍卫远远的跟着。卫螭笑道:“我以前很喜欢走在田埂上,特别是春夏两季,田里绿油油的,看着心里就很舒坦。这人吧,容易形成习惯,一旦形成习惯了,就很难改过来,就算是大毅力者,也是需要时间的。好的习惯,咱继续保持,不好的习惯,总是要改的,不改,那就是原地踏步,人嘛,总要前进,否则,人生就没啥趣味了。这是我的想法,殿下别见笑。”

    承乾摇摇头,默默的听着,看卫螭的目光,倒是很温和,有时候卫螭说的比较风趣的地方,还跟着笑几声。可以看得出,这种感觉,对他来说很陌生,所以,他一直有点不自在。

    也是,就像一个天天穿着盔甲作战的将军,突然让他脱了衣甲,也会一时不习惯而感觉不自在的。卫螭很理解,所以,自个儿说自个儿的,只要承乾在听就行。

    卫螭继续道:“我和夫人,天气好的时候,每天晚饭后,都喜欢出来逛逛,家里就我们两口子,天天闷着,没病都能闷出病来。人嘛,再乐观积极的,总关在房里,也会压抑的,出来看看这些平常的风景,平常的人,感觉也挺好。”

    俩人走了一段,路过佃户家门口,卫螭随和惯了,每天吃完晚饭,就喜欢拉着谢玖出来散步消食,偶尔也与佃户们拉拉家常啥的,基本上,人人都认识他,这么随和的主家,想不记住都难。

    卫螭一路打着招呼,偶尔闲扯几句,八十亩山地,十来人,做完也得三四天的时间。到午饭时间,承乾太子、严九龄、卫螭,三人呆凉棚下,一块儿吃饭。饭食是卫府送来的,味道不是问题,就是吃饭的场合差了点儿,谢玖还让人煲了一大锅汤来。

    严九龄和卫螭,都是有过苦日子的人,在露天下吃饭,倒也自在,承乾太子则从小就在礼仪要求严格的皇宫大内长大,有些不自然,不过看严、卫俩人吃得欢实,也跟着放开来。

    严九龄喝着汤,调笑卫螭:“这汤,怕是卫夫人为了卫大人的宿醉特意让人熬制的吧?我和太子殿下是沾了卫大人的光啊。”

    卫螭笑的很得意,不过,嘴里还是要谦虚几句:“没有没有,我家夫人是考虑到我们在外边工作辛苦,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