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八章 妇女之友(第1/2页)  小地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八章  妇女之友

    “毛毛!”胖子嗷唠一嗓子,毛毛小爪子一哆嗦,把人参掉在地上,然后嗖嗖嗖从门里窜出去,直接消失。

    胖子把人参捡起来,仔细端详一番:“嘿嘿,还成,就俩牙印,不影响啥玩意。毛毛啊毛毛,这你要是当水萝卜给啃了,估计小命就得折腾没半条。”

    说完,把人参交给老药子:“等啥时候用,俺就给你们现挖,咱们都用鲜的,哈哈哈——”

    “胖子,你那人参在哪种着呢?”大伙都十分好奇。

    “天机不可泄露,叫你们知道,偷摸给挖走咋办!”胖子半真半假地开起玩笑,叫别人也摸不着头脑。

    一顿饭吃得尽欢而散,大伙肚皮都吃得鼓鼓,这些土豆子苞米啥的,不油不腻,是专门撑肚皮的玩意。

    以前在农村,个个都能吃,尤其是半大小子,肚皮都快赶上无底洞了。主要原因,就是肚子里面没油水。

    碗筷撤下去,端上水果,大家边吃边唠嗑,再过两三天,各家各户的自留地收拾完,马上就进山采药。刺五加,五味子,黄芪啥的,都到了该收获的时候。刺五加酒,五味子茶,北芪茶,都在首批开发的项目里面。

    因为胖子都把药材集中到几块药园子里面,收获起来就容易多了,也就是三五天的工夫。

    而作为重头戏的人参,则全部由胖子提供;另一味主料就是鹿茸,今年采割下来的,根本就没卖,货源也是十分充足;还有灵芝,胖子也有基地,到时候打发人去采集就成。

    前几年的效果,现在已经渐渐体现出来。要不然,仓促之间,缺这个少那个的,就该抓瞎了。

    安排完毕,大伙都有一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觉,对于药厂的将来,都充满希望。

    一直唠到黑天,常老头和老药子这才告辞,俩人现在有点形影不离的意思,索性就去老药子家住。

    胖子送他们出门的时候,常老头在大门外拉住胖子:“听说胖老头的病就是在这治好的,你跟我详细说说?”

    “嘿嘿,原来还有个武老头呢,是咱们军区的司令员,去年就治好了;胖老头是第二个,还有那位到采摘黄芪的那片林子,只见大伙正拿着铁锹挖呢。黄芪地面上的茎干并不长,也就二尺左右;药用部分是地下的根茎,也有二三尺长。上面粗,能有三四公分,越往下越细,但是很少有分支。

    这种完全根部入药的,挖一棵肯定就要破坏一棵。所以实现胖子跟老药子就商量好了:挖一半留一半,种子落地之后,年年又能长出不少,也算是循环利用了。

    把黄芪的根拔出来之后,颜色淡黄,闻起来稍微有点豆腥气,晾干之后就可以切片。黄芪分布广泛,唯独东北的质量最佳,所以称为“北芪”。当地有民谣说:“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

    胖子干脆就跟抢过一把铁锹,跟着干起来,然后就跟拔萝卜似的,把黄芪根拔出来,再把土都回填,这也是一条必须遵守的原则——大青山是自个家的,不能瞎祸祸。

    干得正来劲呢,妇女们就纷纷吵嚷:“胖子,干活别净往老娘们堆里扎啊,想揩油咋的?”

    胖子直起腰,挠挠后脑勺,然后把铁锹往地上一插,赶紧转移战场。

    最后胖子来到了种植党参的林子,党参以山西上党出产的质量最佳,所以名为“党参”;东北因为气候特异,严寒酷暑锻造之下,党参的药效并不次于上党参。

    这个特点,也是东北大多数药材的共通点,夏日酷暑高温,冬天冰雪严寒,而这些药材又大都是多年生的,所以药性强,药效佳。

    跟着挖了几下党参,胖子看看表,哎呀一声,撒腿就跑:“到点了,俺得给你们这些壮劳力做饭去,真要是把你们这些巾帼英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