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一章荡尽群雄(四十九)(第1/4页)  黄沙百战穿金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一章荡尽群雄(四十九)

    在大梁城的正中央,修建了一座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石碑,面对皇宫方面有几个大字:“阵亡将士纪念碑”,左侧则记录了一些著名战役,右内里则空白,表示着战争还没有结束,石碑背后就由大梁城内手艺最好的匠人,密密麻麻地刻着一些名字。

    这是阵亡军士的名字。

    当然,这些名字不仅包括黑雕军阵亡将士,也包括禁军和一些地方部队的阵亡将士,只是,除了黑雕军以外,其他部队的档案资料极为匮乏,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所以,整个汉白玉石碑上,大部分是黑雕军将士的名字。

    汉兴二年元旦,天刚亮,侯大勇带着皇后符英、所有皇子、公主以及石虎、魏仁浦、薛居正等大臣,就来到了大梁城正中央的石碑前,三鞠躬以后,恭敬地献上了花圈。有了陛下的示范作用,春节过后,每一位进入大梁地在的军官,都要来到这个石碑前,鞠躬,献上花圈。

    自从晚唐以来,武人向来飞扬跋扈,威胁君主、占据地方、鱼肉百姓,却在与胡人的战争中屡屡失利,武人的名气极为不佳,百姓对其或是怕或是怒,根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尽管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都是武人出身,但是社会风气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纠正,

    汉白玉石碑建成以后,至少在大梁城内,军人们的自豪感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在石碑不远处,就有一个张贴告示的大墙,攻打西蜀的战报,就从枢密院传出,贴在大墙之上。当北路军攻下兴州之时,大梁城是一片欢腾。由于富家商铺在西蜀经商之时,为了让各分铺与部铺保持联络,特意训练了一批信鸽,专门在西蜀与大梁之间传递信息,战事开始以后,这一批信鸽就全部被军队征用。因此,大梁城能够很迅速地得了战事的准确消息。

    不过。虽有信鸽,消息还是要慢了两拍,就在大梁军民欢庆攻下兴州之时,陈猛率领着前锋军已在西县也西蜀北部统帅韩保正交锋数次。

    此次攻蜀之战,思路十分简单,北线由曹彬率领,沿嘉陵江南下,东线由时英率领。沿长江西进,两路人马凭着军力强盛,根本没有使用阴谋诡计,一路上,见城攻城。遇寨破寨,毫不费力地攻占了西蜀不少城池。

    西县是一座依山傍水的江城,城池十分狭小,从兴州沿线退下来地西蜀军足有四万多人。全都拥挤在这个小城里,城外也完全没有警戒,乱兵入城,小小的西县顿时鸡飞狗跳,入夜时分,到处都是喊杀声和哭声,韩保正原本就成了惊弓之鸟,被城内的闹声弄得心烦。亲卫队杀了十几个军士以后,激怒了众多败兵,趁着天黑,他们高声大骂着“龟儿子”,一拥而上,将亲卫队追得抱头鼠窜,

    韩保正不敢激怒众多败兵,将这些胆大妄为的家伙驱散以后。提心吊胆地等到了天亮。天一亮,他召来众将。商议良久,都觉得数万人马全部窝在西县,一是迟早要惹出事端,二是城池太小,粮食也不够,如果被包围在西县,断了退路,就等于自取灭亡,因此,韩保正决定派大军出城,依着山势,以西县城为后盾,在城外结阵,将周军顶在北面,若实在是顶不住周军攻势,也可以绕过西县城,顺着嘉陵江退到三泉。

    西县原本就江水的冲积平原上,两侧皆为高山,周军很难从侧翼包抄过来,只能面对面硬顶,这也是西蜀军结阵于西县城外的重要原因。

    陈猛是极为勇猛的黑雕军老兵,从沧州起就一直冲杀在第一线,又因其勇武,被选为侯大勇的贴身亲卫,亲卫一做就是数年,被放出来以后,就被任命为指挥使,这几年,南征北伐,他屡立战功,已由下级军官升至将军,此次攻打西蜀,他就担任了大军前锋官。

    攻下兴州以后,他就率领着五百骑军和二千步军,跟着西蜀军一路衔尾而来,到达西县之时,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