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4.寄生系统(第2/3页)  数字生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随便找了台电脑进行全部的病毒感染试验之后,吕振羽有点不太确信,这个到底是不是病毒了。这个“病毒”的目的似乎只是传播,或者说是繁衍,而对于纯粹的破坏不太感兴趣。而且,这个病毒拥有的功能实在是多了一点,病毒里集成了好几种软件的功能,比如媒体播放,网络,和基本的办公软件,乃至于图像之类的浏览。可以说,这个病毒单独占据一台电脑的话,那就几乎是一个简单,但是功能并不太少的操作系统。

    但是,一旦和安装了其他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的电脑一结合,“野火”的威力就充分先显示了出来。但它对于系统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害,也不会影响用户平时使用电脑,只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让整个系统改头换面了而已。一些电脑知识不怎么样的人,甚至还一位是自己安装了什么比较好的插件呢,根本不会想到,实际上是一种病毒。

    对这个奇怪的东西,大家最后确定下来的定义是:寄生型操作系统……

    有了这样一个定位之后,针对这个“野火”的破解也开始了。在数字图腾的总部,现在的软件实验室里,数字图腾和微软的技术人员们聚集在一起,建立了一个非常完整而庞大的测试环境,再一次尝试进行对“野火”的破解。自从吕振羽在第一次对抗波德莱尔中展示了惊人的键入速度以来,数字图腾所有的技术人员都在努力提高键入速度和准确率,甚至还委托罗技专门为数字图腾的程序人员们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键盘。这种键盘的击键行程,阻尼和满足程序人员对于快捷键的特殊的设置需要方面作出了重大的优化。甚至还有一个可以收在键盘里面的可弯曲的键盘灯来满足一些程序员喜欢在黑暗中工作的习惯……在进行整个破解工作的准备的时候,微软的技术人员们非常纳闷地看着数字图腾的程序员们如同在部署一次战斗一般非常快速整齐地在实验室里摆开机器设备。

    这一次,他们使用的是数字图腾的程序实验室在大部分的机械电子研究都搬去了研发中心后,独立享有了整个总部的研究区域后一次非常豪气地改建而成的中心操作室。中心操作室的楼上和楼下都是机房,而中心操作室则用玻璃和钢铁,营造出一个异常巨大的空间。要说格局,大概有人会觉得有点象联合国开会的那种会议室。中间是项目主持者等人的坐位,而周围,则被划分成几个扇型,各自容纳一个项目中不同方面的部门。在房间中间的顶上,则显示着不同的图形,分别表示了各个项目,和项目中各个子课题的进度,好让大家一目了然。尤其是当几个关机比较紧密的项目互相之间需要协调的时候,这些很直观的表示就尤其有用。

    这个房间并不常用,一般都是数字图腾开发关键项目,最后攻关抢时间的时候才允许一个个项目组安排好时间轮流使用。于是,这个房间也有着“火线”的美誉。

    所有吕振羽亲自主持和参与的项目,往往都会带着明显的吕氏风格,那就是,吕振羽会把事情想得很清楚,但吕振羽并不喜欢在会议上说,而是将自己自己规划好的工作计划和自己的想法发到每个人的信箱里,数字图腾的每个员工,都习惯了看着吕振羽稳如泰山地坐在中间,自己只要安装好自己地机器,连上系统之后就能看到一封非常详细的邮件。而吕振羽在最中间,也是视野最好的那个座位上,被一堆监视器包围,经常左右开工,加上口授同时进行几项不同工作的姿态,已经成了数字图腾程序实验室的“封面”,也很能给大家安定感。

    吕振羽并不在乎微软方面来的人是不是习惯,或者最低限度能够接受这样的工作方式,吕振羽非常确信,固然对方的实力相当不俗,但只要自己出马,绝对没有无法解决的问题。

    工作进行了没多久,吕振羽就一边监视着野火的感染模拟的进程,一边和路德坤和韩立平聊了起来:“看出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