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章 夜宫(下)(第1/3页)  人道天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章 夜宫(下)

    大范长治二十一年五月十日夜

    春雨贵如油,这本是好事,附近人人欢喜,但是帝宫中,却是一片静寂和惶恐。

    50岁的皇帝,病情加重,内阁已经以“上疾大渐”来发布病危通知书,这时,内阁成员,连同各部尚书,都得以入得宫内一处偏房中伺候

    至于皇后、妃子、太监宫女都在门外伺候着,个个目无表情,特别是太监和宫女,连呼吸也不敢用重,已经有三个太监,因为稍微小错,就被打死了

    内阁首相秦浩中端坐在外房侧殿,不远的内殿里,就是当今皇帝的病体了,他脸色发黄,眸中含着泪水。

    长治皇帝,论才干来说,其实也不算平庸之辈,但是即位后,他就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

    水旱蝗风灾年递连绵,各种各样的教派,各种各样的土匪层出不穷,累累迭起,长治四年,陈永贵起义,卷兵百万,一时天下震动

    就是长治皇帝,一日日与内阁商议,除弊求治。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

    八年战争,终于扫平了叛乱,当时皇帝大喜,拜见祖宗,一时间意气风发

    可是,以后,治政比平乱还难,天下事繁乱,吏治腐败,贵族势力不断扩大,渐渐压迫着朝廷喘不过息来。

    长治皇帝颇想有一番作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当皇帝,这二十年来,无一日不勤政,事必躬亲,这大臣都看在眼中。

    而且皇帝素以俭德著称,宫廷开支一减又减,可惜还是无法挽回天下大事

    想到当年皇帝提拔自己,从礼部尚书直到内阁,又到首相,这二十年,皇帝对他信任有加,而他也不负所望,扫平了起义,只是还是无法扭转大势,天下事越发崩乱力不从心,秦浩中就心中悲来

    长治皇帝去了,又有谁能把持神器,安稳江山呢?

    太子已去,兴台郡王被废,入宗人府囚禁,原本太孙更是只有三岁,想来想去,如此危局,在皇上子孙中,只有那个远在成田府昌图郡王还可一用

    可是,此子也只是读书勤勉点,没有听说有多大举措,帝国内务府调查是清清楚楚

    这样的十四岁的少年,真的能承担起现在的江山嘛?

    从本心上说,秦浩中其实是倾向兴台郡王,毕竟兴台郡王年已经二十一,又素来明干,可是他竟然谋害了太子——这真是太年轻了,太冲动了,其实皇帝已经考虑立他太子了,现在是前功尽弃

    想到这里,秦浩中心中一痛——这就是气数啊!

    但是皇帝知遇之恩,提拔之恩,难以为报!皇上若有不测,自己就拼了老命,也要让皇帝最后旨意执行下去

    可是内阁其它人,未必这样想——太孙现在又在何处?

    如是皇帝驾崩,久久不到京都,那事情就复杂了,就难以控制了

    思潮翻滚,房中死一样寂静。

    就在这时,突地一阵人声鼎沸,几乎同时,一道闪电划下,照亮了整个空间

    “难道是皇上驾崩了?”秦浩中猛的立起,推门就看,厉声喝着:“什么事?”

    “回首相,是太孙来了!”

    “啊!”五个内阁大臣顿时一惊,各人脸色在蜡烛下阴晴不定,秦浩中就说着:“来人啊,快请太孙进来。”

    片刻之后,一队武士直闯而入,让内阁之一魏熙琳微微变色,说着:“怎么回事,这些武士哪里来的?”

    “回大人,是太孙带来的,里面是禁军侍卫。”

    这时,一人在拥戴中进来,却正是一个少年,虽然全身湿淋淋,脸色冻的铁青,却抿着嘴,显的有几分刚毅,到了里面,两个太监先站出来:“各位大人,太孙到!”

    秦浩中一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