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五章 营地(上)(第2/3页)  人道天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质的途径之一。

    对于安雅这样的神权社会来说,第一件事不是建民居,不是开垦土地,而是建祭坛。

    光辉之主教会,对宗教轨仪,渐渐严格。

    任何宗教场所,都是神的圣地,但是也有等级区别,分别就是祭坛、小神殿、正规神殿、大神殿、金字塔神殿。

    祭坛可以用任何材料制成,雕上日月的圣徽,并且由牧师祈祷,而且有上百个信徒祈祷,就可建立。

    高级牧师甚至可以直接建立祭坛。

    但是这都是临时性。

    小神殿是规模最小的神殿,外面的建筑可以以木和砖来制,但是里面的祭坛必须用大理石来制,而且必须经常维持着信徒祈祷和布道。

    正规神殿,外面必须以石块来制,里面不但有大理石祭坛,还有着泥板室、图书馆、神职人员休息和安居房间,甚至还有着武士的居所。

    至于大神殿和金字塔神殿,就必须是城市中才有着,这点不必多说。

    辛苦了一夜的工匠,已经把木制的祭坛雕刻出来了。

    累土成塔,祭坛被恭谨的请到上面安放。

    然后,伊爱思率领着所有奴隶,全部跪在地上,开始祈祷。

    随着祈祷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整齐,祭坛上开始浮现出一点点圣光来,这圣光毫不比天上的太阳逊色,金黄色的色泽格外鲜明。

    当仪式结束的时候,祭坛猛一亮,又收敛,这时,一般肉眼,就看不见了,虽说如此,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光辉之主认可了此地的信仰,承认了祭坛的存在。

    伊爱思就自动成为了此祭坛的祭司了。

    这仪式花费了一个上午,在中午的时候,连奴隶也特别加倍了食物。

    下午,奴隶们开始努力干活。

    分工进行的很细,一批男人带着斧头前去砍伐树木,而妇女把砍下的树木上的分支进行剪除。

    带来的牛和羊,也有人专门到附近肥草之地牧养。

    烧出来的土地,沿河而看,也足有数平方公里大,已经有人按照指示,开始把一块块地划分出来,中间二尺宽的道路笔直,把土地分隔成方块。

    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好计算,奴隶下田干活,自然要分配平均,倒不是专门学华夏的井田制了。

    划分好的田地里,牛开始耕田,随后,玉米种子被种下,妇女在河边用陶取水,给予浇灌着。

    这次开辟,基本上计算下来,有一百五十户。

    每户开辟一百亩,其中三十亩种玉米,第二年这土地会种上马铃薯之类。还有三十亩,现在已经种上马铃薯,最后三十亩不种,任凭土地上重新长满了草,而且会把人和家禽家兽的粪便,以及烧的草灰,堆积上去,来年这块土地就肥沃了,可种植玉米。

    这倒不是独创,安雅农业本身就是这样作,他们焚烧林地,种植玉米,等土壤不再肥沃,又弃田而去,另外开辟新田,原田会慢慢恢复长草长林,等待下一次又烧林开田——如此轮回。

    现在伊爱思只是把这种作法,规范化而已,但是这种规范化,就达到了欧洲中世纪后期的三田轮休制了。

    三田制,被学者称为“中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农业发明”。三田制不仅增加了播种面积而且还节省了畜力和人力,并且保持了土壤恢复。

    祭坛猛的一动,一丝丝圣光亮起,却是光辉之主的注意。

    这情况,没有被别人知道,被安排看守着祭坛的那个买来的太阳神后裔的少女,却注意到了,她连忙记在心中,准备晚上告诉自己的女主人。

    并且,她也伏在地上,向着祭坛祈祷。

    她非常年轻,热爱自己的生命,却不会和她的父辈们一样,坚持原本的信念,所以她立刻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