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六章 三柱一小(下)(第2/3页)  人道天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主,对峙连年厮杀,感其烈之宏气,当存英灵不泯,亦皆立祠祀之,特降殊恩于斯等,而祠宇之永垂于令典。今逢时日,谨遵今例。岁岁相祀。尚飨!”

    当祭礼完成之时,红光透天而起。直上九天,在微雨之际,灵眼见之,就见得无数的人影显示出来,这些人影都支离破碎,身上染着鲜血,见得了方信,都跪了上来。

    方信亲自上前,虽然不跪,也奉香三支。

    这三支香一点上,灿烂放光,化为紫气。

    这些人影受了红光紫气,就地一滚,如有盔甲者,恢复威仪,如无盔甲者,也衣服恢复,血痕去除,欢呼一声,扑入了此柱。

    十万军魂,如流星一样灌入此柱,而成流行雨。

    再等片刻,各朝各代战死的英魂,也随之而来,同样拜了方信,直入其柱。

    连绵星雨,点点滴滴。

    方信默默的看着,而看不见的诸臣,等了片刻,见皇帝没有动静,不由诧异,只是此时不可失礼,也就等着。

    这烈士军魂,实是一小,这小是对其它三柱来的,等流星雨一样英灵尽入在柱中,方信才继而祭祀“人柱”

    所谓人柱,就是历代对人道作出杰出贡献者,这事如果搞到朝廷上,自会引发大争论,为了不耽搁,方信并没有在其柱上写明谁谁,只是雕刻其要旨:“与人有功者,天地皆感,自可受祭!”

    这同样给予祭祀,但是由于方信没有说明对象,祭礼就简单了许多了。

    到了祭祀完毕,又祭地柱和天柱,这就比较仔细了,在地柱之上,正式雕刻后土往生经,又雕刻草木山川河流及其五谷,以示后土载德之厚。

    在天柱之上,只记神道,是为辅道之极,后天演化之属,这就非常隆重了,礼部以祭天地的仪式进行简化之。

    方信等祭礼完成,心中却是一叹,这所谓的三柱一小,现在只是空架子,并无多少实质意义在内。

    起码要等到英魂度尽,经由后土,或者成神,或者转人,才算初步圆满,以牵引充实,至于能不能在现实外,以无上功德也立得三柱,成为了转生之门,登天之塔,那就看这个世界的气数了。

    “功德”,在方信的自己定义是非常明确的——功于多少,德有多少!

    也就是说,对人道有多少贡献,对天地宇宙有多少贡献,甚至对大道本身有多少贡献——就自然会返回多少,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出现多了少了的问题。

    一分不多,一丝不少,阴阳循环,套一句话说,能量守衡也是至理,这里的功德,是实在的权限和气数,多一分和少一分,都有不同的待遇,这就是为什么方信对十万倍咒深恶痛绝甚至杀之后快的原因。

    功德者,田野之稼,一分辛苦一分收获,以济万物万灵之用,是道之大德。

    哪容得了一些私印纸钞滥发假币的盗贼行为呢?

    祭祀完毕,军属上前谢恩,而方信也正式下旨,确定了这项章程。

    逢到节日,由礼部派人祭祀。祭祀的规格比起正式祭祀天地减上二等,并奏哀乐。

    而拜访礼节,必须以素服入之,入殿前需要斋戒,在此无礼者,依律治罪,这些自然不必一一说明。

    等完成了,时间也不早了,方信又上了御舆,丝丝雨点变的浓浓,把整个帝都,都统一和净化在内,天地之间一片迷离。

    大位大德已成,就候得二十年后,以功德圆满了。

    突然之间,方信甚有寥寥之意,望向四周,突地想起,现在已经是秋试之时了。

    不由遥想,又有多少英豪人杰在其中呢?

    而在这时,丁昭、田堂、徐玄却真正在参与大考,早已经洗了,领着牌子到了考房之中,时光转眼三十年,但是考试的程序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