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四十九章 公主的婚事(第2/6页)  宋时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妇女纪念日”,在这一天,牛郎绑架了织女,胁迫她做自己地妻子,而后利用织女地纺织技巧,迅速使自己脱贫致富,摆脱了奴隶身份。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从祈求创造力的节日演化成“拐卖日”,这也许就是“崖山之后无中华”地真正悲哀——异民族来了,他们进入中原靠抢劫拐卖脱贫致富,所以这个祈求创造力的节日就要符合他们的民族传统,讴歌他们的民族习惯……

    生在宋代是幸福了,赵兴骑在马上左顾右盼,路边不时有妇女向他扬着绣帕,甩动着裙角,这些妇女做出如此姿态,也不是想勾引男人,而是向赵兴推荐自己的绣功。

    赵兴这一批人鲜衣怒马,左右跟随着大队护卫,这些护卫都是新式火枪兵,一看这排场,就不是凡俗人,所以姑娘们竭力张扬着她们的心灵手巧,期望能被赵兴看中,雇入家中,从而拥有长期饭票。

    说到“排场”,这个词正出于宋徽宗,宋徽宗私下里找李师师约会的日子,他就称为“有排场”。意思是自己不用没空上朝处理政务,这国家大事由蔡京蔡宰相做主了,他要去约会。

    所以,宋代的“排场”这词跟现代意义不同。赵兴现在的“排场”宋代称“官威”。瞧仆人前呼后拥,一看就是个官。新军拿着新枪,这官威还不小。

    赵兴一路走一路瞧,他倒是挺注意路边妇女呈现的绣功,因为苏绣、杭绣向来著名,赵兴也很想找几个技艺卓绝的绣娘,绣上几副图画留存于世,没准这玩意到了现代,能卖出大价钱,子孙后代都能发家致富。

    他忘了,自己城堡的石板路其实是翡翠石板。这也是他未雨绸缪,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他总是这样,带着深刻现代人的习惯,总是不遗余力的搜刮一些在现代被称之为“国宝”的东西收藏起来,期望能给后人留下一点想头。

    然而,无论什么收藏品,也比不上收藏宋朝这个时代。

    赵兴正沉醉在宋代地城市风情中,源业平催马从后面赶上。无趣的谈起了干巴巴的公务事:“我在码头上没找到留守的情报人员,但我估计,这时间帅范帅子连大人应该回来了,只是这趟战争恐怕要亏本了。渤海人、金人、辽人都很穷,他们那里除了战马与牛羊,似乎没什么贵重物。”

    赵兴摇头:“渤海国攻占了临海军,这比什么宝贝都有价钱,从此辽国的海域对我们不设防了。商人们听到这消息,一定会欢喜的跳起来。我现在想的是,如何把临海军的灭亡变现成红利,让所有参股战争地商人得以分享。”

    源业平漫不经心的回答:“无非是设立海上专售权,只准参股战争的商人经营这条商路。”

    赵兴一边催马赶路。一边侧头问,他问话的时候,眼角的余光还在扫视着街上挥舞绣帕的女娘们:“我们临海军的朋友都撤出来了吗?”

    源业平低头,谦恭的回答:“临海军里地契丹人无一幸免。但他们的汉军预先打开了城门,许多人因此战功,得以在渤海国内获得高官厚禄,许多人不愿撤出。倒是也有一部分人希望跟我们走,但他们希望来宋国安居。”

    童贯去了陕西,这意味着赵兴还有八年时间。八年后,童贯结束了与吐蕃的战争,而后动了出使辽国的心思。他在辽国遇到了渤海商人马植,随后便有了宋金“海上之盟”,两国约定共同进攻辽国。“海上之盟”十年后,取得大胜的金人撕毁盟约,在覆灭辽国后,他们地大军顺势南下,灭亡了北宋。

    可惜的是,历史因赵兴而变化了。渤海人有赵兴扶持的颠覆行动。提前复国了,而且他们在宋金两国的夹缝中站稳了脚跟。这意味着辽东乱局就此打开了。

    这确实是乱局,渤海人一心想恢复他们旧有地疆域,目光短浅的他们在与金人东京道开战的同时,转而进攻辽国的中京道地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