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九章 织造局,CPI,变化中的生活(第1/5页)  大学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九章 织造局,cpi,变化中的生活

    韩月本是刑侦好手,忙了一夜,走访了许多人,也拿到了不少证据。

    等到天一亮,就将这些证词送到孙淡面前。韩师爷的行动能力倒让孙淡大吃了一惊,也不觉高看了他一眼。做过特务的人是不一样,这家伙以前在锦衣卫做个小头目还真是屈才了,若读过书,考取了功名,倒是一个优秀的政法人才。

    看了几页韩月送过来的证词,孙淡气得脸色发青,一拍桌子:“这个梁民还真是一个人渣,本官若不办他,还房山百姓一片朗朗乾坤,还真要被人骂做昏官了。”

    原来,这个梁民主持刑狱的时候还真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收授地方豪门的贿赂不说,在他手里还办了不少冤假错案。俗话说,公门之中好修行。身为公门中人,收些金银,捞些好处也可以理解,可有一条原则:手上不能沾血。

    一但衙门遇到人命案子,无论罪犯家属如何求情,扔多少银子出来,一般来说,办案人员都不敢徇私枉法,怕的就是一旦事法,连自己都陷进去了。而且,这种带血的银子收了良心不安且不说,还没得坏了自己名声。

    可这个梁民胆大包天,什么黑钱都敢吃,手上经办的几件人命案子都有猫腻。

    孙淡:“韩月,你下去把这几件案子都彻底查一查,全部推翻来过。还有,立即逮捕梁民。”

    “是,大老爷,这件案子你要亲自经手吗?”

    “不用,没时间,你和孙浩处理一下。”孙淡说。

    的确,正如孙淡所说,他这段时间还真是忙得脚不粘地。史万全和孙佳他们马上就要回房山了,等桑苗和织机一运回来,就该准备下种的事情了。而改农为桑的事情正到了关键时刻,这段时间,孙淡派出了不少人向百姓宣传种桑养蚕的好处,而晋商也大量涌入房山,拿出真金白银将一笔笔小额贷款放出去。

    桑苗还没见到影子,更别说养蚕抽丝,县大老爷就让人将预计的利润发下来。中国的老百姓虽然目光短浅,可有实在的好处摆在眼前,却不能不动心。

    有土地的人都停了冬小麦的种,在自家土地上开渠积肥,为来年的桑苗腾出空地。将土地依附在世家大族那里的农民见到这么多钱,眼睛也红了,不断冲到主家去闹,要求退地种桑。一时间,整个房山闹了个不亦乐乎,纠纷不断,也就韩月他们吵得头大如斗。

    韩月本就是干政法的,处理起之中民事纠纷来是好手,他也明白孙淡的意思,遇到主家和佃户起冲突时,一概判普通百姓胜诉。

    如此一来,只半个月时间,房山一半以上的土地又回到了普通百姓手中。而且,随着春耕一日日临近,农民们自己清丈出来的土地还会越来越多。

    困扰朝廷多年的土地大量被大官僚大地主垄断的现象在房山得到极大的缓和,就算这些土地不用来种桑养蚕,全种上粮食,未来一年,房山所获得的赋税也要翻上几番。

    当然,房山县清丈土地的方法只不过是一个特例,没有标本意义,也没办法作为经验推广到全国。可是,孙淡只想完成自己任上的任务,至于所谓的经济改革,他却没什么兴趣,就让别人去操心吧。

    因为清丈土地大见成效,孙淡受到了皇帝的嘉奖。皇帝甚至抽出时间在玉熙宫接见了孙淡一次,鼓励他胆子再放大一些,不要怕得罪人。

    皇帝当时刚服过仙丹,满面潮红,神情亢奋:“若天下所有的知县都若孙卿一样实心用事,朕无虑也!你想怎么干,只需去做就是了,朕替你撑腰。”

    孙淡当然不会将一个封建帝王的话当真,不过,也可以看出皇帝的个人财务已经窘迫到什么样的程度,他是穷怕了。

    十二月初,史万全他们总算带着织机和桑苗回房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