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3 反侧 3(第1/3页)  重走未来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3反侧(三)

    绝圣门何须陆康代表?

    魏东生晓得陆康的真实想法,心中冷笑评价:“果然是世家作风。”

    行动比语言更可信,陆康的表面文章再好看,也难掩其反侧心思。说来说去,陆康在困难面前趋利避害选择了臣服晋室,甚至无视魏东生而先斩后奏。如果魏东生依旧选择相信陆康的诚意,那就是自欺欺人啦。

    魏东生喊来陆逊,没有任何言语试探,直接把陆康的书信递给他。陆逊简单翻了翻,叹息说:“人老心也老,祖父(陆康)终究看不清楚未来大势。”

    魏东生:“你觉得如何处置比较好?”

    陆逊即时回答说:“此事我已经私下考虑很久。”

    “天命神威如狱,铁腕镇压九州群雄,强如刘备c孙权,也只能仓惶逃到深山大泽之间避难。论长生者质量,绝圣门只有门主一人突破5级屏障,而晋室舞阳营最少有一名7级长生者和两名6级长生者,绝圣门显然处于劣势。论长生者数量,历经诛侯门之祸c联汉盟吴c鏖战鱼妖等事,绝圣门现今总共仅约有百名长生者。而晋室舞阳营依赖天命之威招揽新丁,垄断各州各郡资源利诱老旧,目前最少有120名长生者属僚,绝不弱于绝圣门。实事求是说,舞阳营甚至已经后来居上超越了绝圣门。再加上九州百郡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补充,即使没有高悬头顶的天命神威,舞阳营也有极大概率打败咱们绝圣门。”

    “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绝非我祖父一人之恶。”

    “世人见利忘义,畏威而不怀德。例如汉吴之败,论及德政与否,司马懿c司马师c司马昭c司马炎c司马衷等人又能比刘备c孙权好到哪里去呢?即使刘备c孙权当不起一声明君之赞,司马炎c司马衷等人又能当得起明君赞誉?可当晋兵兴师南伐时,无论世族大宗,还是寒门小姓,都因为畏惧天命纷纷投诚王师。可悲也!可叹也!”

    “组织有纪律,陆康既然违反组织纪律且涉嫌背叛组织,组织必须严惩不贷。可仅仅惩治陆康一人,无法解决绝圣门目前遇到的问题。为了绝圣门的长治久安,此事必须大操大办。我个人的想法,绝圣门无论未来欲战欲和,都应该趁机整顿人事,淘汰一批类似陆康这样的反侧之徒。”

    陆逊终究不是现实世界历史里那位陆逊。

    作为魏东生的亲传弟子,陆逊学魏东生所学,思魏东生所思,渐渐成长为能与魏东生同路蹒跚向前的同志同好。自陆逊完善三观以来,他除了最基本的宗族亲情羁绊,其与从祖父陆康越行越远。早在230年,陆逊就正式与陆康分族而居,而后娶妻生子,代代繁衍,渐渐形成新的宗族。陆康长期寓居六安县,号曰六安陆;陆逊长期居住龙舒县,号曰龙舒陆,双方可谓各有各的政治诉求。

    陆逊说趋利避害非陆康一人之恩,乍听仿佛是为陆康开脱,其实是超脱宗族羁绊之后冷静分析绝圣门现状。

    魏东生暂不评价陆逊的看法,望向主客堂的值班吏员:“有刘晔消息吗?”

    主客堂吏员回答说:“陆康一意孤行前,劝刘晔说,‘天命在晋,吾辈岂可强项’?刘晔答说,‘天命如狱,顺之者生,逆之者亡。’陆康误会刘晔赞同了他的想法,当即开怀畅饮,单枪匹马赶赴豫州。可待陆康离去,刘晔却封合颍川郡太守的符印,施施然乘坐马车返回龙舒县。”

    陆逊笑着插话一句:“见可者说可,见不可者说不可,刘子扬(刘晔)还是老样子啊。”

    魏东生主动替刘晔开脱:“汉末群雄多刘氏,大名鼎鼎的刘备无须再说,汉景帝刘启的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兖州刺史刘岱c扬州刺史刘繇兄弟,可以追溯到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齐惠王刘肥;荆州刺史刘表c益州刺史刘焉,可以追溯到汉景帝刘启的第四子鲁恭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