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1 北方联邦(第1/3页)  重走未来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1北方联邦

    1806年,魏东生老老实实熬资历熬到赵藩铁道部部长。

    1807年,周藩国内局势突然动荡起来。

    话说魏藩强势之际,周藩曾主动把榆林府和延安府赐给亲善毛九忠的部属,设立了自由度极高的榆林伯爵国和延安伯爵国。而后,榆林府被魏藩公爵毛尚并侵占;合纵连横大混战期间,周c赵c燕三藩瓜分魏藩,周藩趁势收回了榆林府;尊王讨逆大同盟战争期间,丞相原复道勒令周藩准许榆林府自治;尊王讨逆大同盟战争结束,基于削弱邻藩的小心思,诸藩国宽容准许榆林府继续维持自治格局。

    时间来到1807年,工业革命号角声响遍诸夏,市场需求逐步推动各藩集权。周藩藩王斟酌大势,觉得赵藩c鲁藩c燕藩互相龌龊,或可趁机整合延安府和榆林府。延安伯爵和榆林自治府都不肯放权,积极求救赵藩c唐藩c汉藩c晋藩等邻居,榆林府甚至以魏藩遗产名义申请加入赵藩。

    延安伯爵不愿屈服,心思是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榆林府倾慕赵藩,则纯属于经济文化辐射使然。

    论政治体制,周藩类似燕藩,都是藩王圣裁一切的君主制度。而赵藩虽然不如鲁藩c夏国c吴藩等国,却也是相对进步的实君立宪。榆林府自治已久,希望加入体制契合度更高的赵藩。

    论经济体制,赵藩尾随鲁藩之后启动工业革命,国民收入固然不如烈火烹油的鲁藩,却与周藩c晋藩c唐藩等内陆藩国迅速拉开距离。如果有选择,如果没有叛国恶名拖累,榆林府和延安府的百姓肯定都愿意加入赵藩。

    赵藩内阁派系博弈若干时间,毅然决定出兵干涉周藩的削藩集权。

    魏东生经营多年的铁路建设适机派上用场,赵藩部队通过铁路运输超高效率抵达前线,进而形成局部战略优势,快速击败周藩的主力部队和晋国遏制赵藩干涉的预备军。未等反应唐藩c燕藩c鲁藩等势力反应过神来,赵藩业已奠定胜利。可惜,赵藩害怕燕藩和鲁藩的大举干涉,获胜之后立刻与周藩c晋藩签署和平条约,条约规定:榆林府自由加入赵藩,周藩准许延安府继续保持独立;汾州府自由加入赵藩,晋藩准许平阳府c辽州府c沁州府等府自治。

    赵周晋战争结束,魏东生以铁路功劳补入内阁,授职三省院右丞,全面负责赵藩境内的工业建设c交通运输等事项。

    当然,燕藩和鲁藩都不会纵容赵藩无底线扩张。仓促的赵周晋战争刚刚结束,鲁藩c燕藩c夏国等势力就撺掇晋藩c周藩c唐藩等藩国组建反赵包围圈。和平协约还未正式落字,晋周唐三藩联盟就开始积极备战。

    凡此种种,赵藩赢了战争却没有笑容。稍有不慎,数年之后就是鲁燕唐周晋等藩国的四面八方大围攻局势。赵藩朝廷忧心忡忡,甚至有人提议把榆林府和汾州府分别归还周藩和晋藩,回到战前均衡局势。

    1806年刚刚继位赵藩藩王的魏文军却不甘心。

    魏文军父亲疏于军备改革,既长期沉迷佛道婆罗门教等宗教神秘文化,又痴迷后宫某名妃子的私人情感。魏文军父亲颇有一些“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特征,若不是他在位的年国际局势相对平和,若不是内阁秉政制度大幅度削弱了王权,魏文军父亲极有可能断送赵藩数代藩王的持续复兴。

    为了削弱魏文军父亲的负面影响,魏文军爷爷曾在魏文军痴迷小妾时予以干涉,授意一名宗亲将领抚养魏文军。在宗亲将领影响下,魏文军生来就喜欢军事,年龄稍长又从军征伐。继承赵藩藩王时,魏文军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青年将领。赵藩之所以决定干涉周藩内政,最主要原因就是魏文军试图横扫父亲时代的颓废意志。

    面对父亲时代的懦弱勋臣,魏文军非常痛心。

    魏文军不仅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